close

中國茶界泰斗:我一生嗜茶 茶是我的生命

目中記載了我國當代十位元茶葉專家的名字,不久前,筆者邂逅了十人中惟一健在的張天福先生,91高齡的他神清氣朗、品格脫俗,氣質風度像一棵茶樹,思維談吐如一杯佳茗,縷縷清香,撲面而來。他所宣導的“儉、清、和、靜”的中國茶禮造就了一個茶人合一的張天福。

武夷茶緣

張天福,1910年8月18日出生於上海名醫世家。父親張紹堯是著名的內外科醫生,母親劉貞潔精於婦產科。1911年一家三口遷回故土福州,開辦速生堂西醫局。1928年張天福轉學上海持志中學,當年在上海中學畢業。

上什麼樣的大學,這是人生擇業的關鍵一步。作為名醫世家的獨生子,父母多麼希望他能夠攻讀醫學,將來繼承祖業。但他年輕時就立下了以農立國的理想,看到祖國落後,人民缺衣少食,福建三大特產業之一的茶業衰敗不堪,他就決心報考農業,振興祖國的農茶業。1929年他在福建協和大學修完一年的基礎課程後,1930年即轉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1932年畢業,獲農業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後,他應福建協和大學校長林景潤之聘任生物系助教,除積極建立實習農場,為籌辦協大農學院創造條件外,他立志獻身茶業事業,大量搜集並研讀有關茶葉資料。1933年6月獲協大資助,東渡日本,並轉道臺灣實地考察茶業,1935年再次赴臺灣深入考察茶葉生產和製作情況。1935年8月到福安縣創辦福建省立福安農業職業學校和福安茶葉改良場,任校長兼場長。

1940年,張天福奉命到崇安(現武夷山市)創辦福建示範茶廠,任廠長兼蘇皖技藝專科學校副教授。從此,在張天福60餘載的茶業生涯中,與武夷山結下不解的茶緣。在他手上開墾出3000多畝高標準的示範茶園,開始了武夷岩茶的科研、試驗、推廣工作。同時,利用茶廠設備和人才,張天福創辦崇安縣立初級茶業職業學校,並兼任校長,培養當地茶業人才。茶廠一度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融茶葉生產、科研、教學、推廣、銷售於一體的單位,盛極一時。張天福一生為武夷岩茶的發展傾注了青春和心血。他的父母先後病故,當時他卻在武夷山忙於創辦茶廠,由於交通不便,資訊不暢,而無法及時趕回福州為雙親送終,作為獨子的他,引為終生的遺憾!

1946年吳覺農先生接任示範廠廠長,他回到協大農學院任副教授。1949年張天福又回崇安任示範廠廠長,1952年調任福建省農業廳茶葉改進處、特產處工作。1957年他被錯劃為“右派”,下放到崇安示範茶廠。前不久,筆者在星村鎮看到他,談話中他還深情地說,我被下放到武夷山,武夷山人不僅沒有歧視我,還給我很多的地瓜和糧食,“瓜菜代”時我沒有挨餓,也沒有患水腫病,我永遠忘不了武夷山人對我的情誼。

茶之真諦  

張天福一生與茶結緣。他以為,佳茗是靠“品”出來的,不是靠捧出來的。茶文化也要靠人去“品”,不是靠人去“包裝”的。一次,福建某地評選“茶王”。張天福在品評兩個標號各異的茶葉時說:“作品”出自一人之手,無高下之分。後經查證,是參賽者將同一種茶葉分為兩份,報兩個茶名。張天福由此聲名更振!

張天福對茶道有獨到的見地。他認為,品茶集解渴、保健、怡情於一身,這是其他飲料無法比擬的。品茶對不同的茶類有不同的要求,絕不能厚此薄彼,要用公正平靜的心態去品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喝綠茶、花茶,求仙巧之態,鮮嫩而有芬芳的氣味;飲紅茶,喜紅豔明亮之湯色;品白茶,重嫩芽的毫香;而品烏龍茶則要細心體會醇厚茶湯中的韻味。他對茶文化的見解是:提倡“中國茶禮”。在省茶葉學會茶文化分會成立大會上,他說:我倡議“中國茶禮”依據是,中國茶禮包含著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內涵,如以茶敬客,以茶聯誼,以茶祭祀等,就是中國傳統的基本國禮,是東方文明的重要象徵。中國茶禮的內涵“儉、清、和、靜”不同於日本茶道(和、敬、清、寂)。“儉”見於陸羽《茶論》“茶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一說。“清、和、靜”三字見於宋徽宗趙佶所著的《大觀茶論》中,他對品飲福建北苑(建甌)茶的評價為“致清導和”,“韻高致靜”,用“清、和、靜”三字,即把茶的功效提高到修身養性的境界。簡單地說,茶尚儉,就是節儉樸素;茶貴清,就是清正廉潔;茶導和,就是和睦處世;茶致靜,就是恬淡安靜。這四個字乃茶之真諦,也是中華民族歷來提倡的一種高尚人生和處世哲學。如以中國茶禮“儉、清、和、靜”為經線,以古今名茶、名人、名泉、名器、名詩,名聯、名典、名畫、名書法、名茶藝等“十名”為緯線,貫穿一起,將使中華茶文化大放異彩,流芳萬代。

他每次與友人或晚輩談論茶道時都一再強調,現今雖為經濟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但崇尚安寧、淡遠、廉潔、真實,永遠是人生的真諦。

老茶新韻  

張天福今年91歲高齡。但他像一株老茶樹一樣不斷散發出新香。1982年,張天福在福建省農業廳退休,時年72歲。人們以為他可以在家品茶論道,安享天年。可他卻退而不休,繼續奔忙在茶葉生產和製作的第一線,他一生重實踐,絕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生產實踐之上。

烏龍茶的特點是“三分紅七分綠”,人稱“綠葉紅鑲邊”,這要經過十幾道工序的特別加工才能製成。其中“做青”工藝最為關鍵而艱難。以往,傳統做青主要看天時,依靠手工製作,天氣好壞直接影響茶葉品質,做青工藝歷來“靠天吃飯”。為解決這個難題,張天福退休後整整用8年的時間,在福建各地,與其他科研人員經過幾千次的實驗,掌握了兩千多個資料,終於解決了千百年來烏龍茶“靠天做青”的落後工藝,使“做青”工藝實現機械化和電腦控制,為提升烏龍茶的品質,提高茶農的經濟效益做出巨大的貢獻。為此,1991年福建省政府授予這項科研成果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4年,張天福到武夷山指導茶葉生產,工作之余,與友人品茗,興之所至,他欣然題詞:“武夷岩茶,國色天香”,以花中牡丹喻茶中奇茗,深愛之情,躍然紙上。

張天福情系武夷60餘載,為武夷岩茶的發展不遺餘力。如今,武夷岩茶已發展到近10萬畝,每年茶葉產值近3個億,稅收500多萬元,茶葉生產大戶100多家,茶葉加工廠75家,這些無不凝結著張天福的心血和智慧。張天福的名字在武夷山可以說家喻戶曉,一提起他,人們無不交口稱讚。

1999年,武夷山市星村鎮要舉辦“99首屆武夷老茶茶王賽”,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邀請誰?非張天福莫屬,於是星村鎮派人到福州邀請他。看到武夷山的客人,他愉快地接受了邀請。武夷岩茶茶王賽那天(1999年11月8日),他從早晨8點一直忙到下午6點多,且一直是站著品審,即使年輕人也有一點吃不消,何況是一個89歲的老人,可是他始終精力充沛,一絲不苟。前不久,筆者在星村鎮的一個茶葉大戶虞德慶家見到他,老虞說,張老今天為指導我電腦控制“做青工藝”,整整站了兩個多小時,實在太辛苦了。張老爽朗地笑道:“這沒什麼,那年茶王賽,我站著的時間更長呢!”91歲的老人思想如此敏捷,觀念緊跟時代,把科研成果應用到茶葉生產中去,交了那麼多的茶葉專業戶朋友,這才是張天福老人真正可貴之處啊!

 

張天福就是這樣一個茶人,一生以茶為侶,只要與他一接觸,就能感到他周身都散發著茶的清香,茶的溫馨,茶的岩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