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江南人把喝茶說成是吃茶,因為除了茶,還有茶食相配著,茶與茶食就像一對雙胞胎,讓茶客們寵愛和講究。品茶吃茶食,是湖州人從祖上傳下來的習慣,比較著名的茶食有玫瑰酥糖牛皮糖椒鹽桃片、桔紅糕、姑嫂餅等,而其中玫瑰酥糖、椒鹽桃片、牛皮糖則被稱為傳統的茶食“三珍”

再加上經現代工藝開發出來的核桃糕,這就是現在著名的“茶食四珍”了。

歷史典故

相傳在清咸豐七年(1857年),湖州菱湖鎮沈震遠在湖州菱湖鎮上開了一家糖制食品的小店。其自產自銷的茶食美味可口,所產的玫瑰酥糖、椒鹽桃片和牛皮糖選料講究、做工精細,歷來被人們稱為茶食中的“三珍”。

後由其徒弟方幼時繼承店業,並把地址遷到了湖州鬧市區駱駝橋下。為謝恩師,他把店名改為“震遠同”,意為繼承師業,奮發圖強。“同”者,師徒一脈相承也。1932年,方幼時的兒子方子輝繼承父業後,又以“金鐘”作為震遠同茶食的注冊商標,寓意“金鐘長鳴,震遠四方”。“茶食三珍”的銷售範圍也向滬、杭、寧等地發展,從而成為江南一帶的著名茶食。

四珍詳解

玫瑰酥糖,從外形看是外圈白,中間灰,心子紅。白的是以薄如紙的麥芽糖漿裹以米麵粉,中間灰的是拌了黑芝麻粉,心子是玫瑰加粉。比麻將牌略大的一塊酥糖,要做得如此細緻實在不易,集香甜潤滑酥於一身。過去是粗草紙包外加一紅色紙條,現在是用盒子加拎袋

牛皮糖,以韌且晶亮的糖體裹著白芝麻,一個個盤成大銅錢似的,吃的時候可以解開扯斷,放一段在嘴裡可以嚼個半天,那種滑潤和香甜的口感和茶湯相得益彰。現在改進成了多形多狀的糖體與包裝,更方便了大眾。

椒鹽桃片,即是黑芝麻粉鹽糖相混合成薄片狀。不僅特別薄脆,每片外面都有一圈白色米粉,起甜鹹調和作用,而且每片中央都有三四丁胡桃肉,金黃透亮,入口滿嘴生香,甜鹹相濟。

合桃糕,是依靠現代科技開發出來的休閒食品。它有南棗、桂圓、阿膠的多種類別。中醫學認為,紅棗、胡桃、桂圓肉、阿膠、黑芝麻均是健身養顏之良藥。因此,合桃糕不僅具有硬、有嚼勁等特點,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茶食四珍”讓消費者吃出口味,吃出營養,是招待賓客,饋贈親友的首選佳禮。

先說糕點苴鎮產糕點品種繁多,有雞蛋糕綠豆糕狀元糕、五仁糕、薄荷糕雲片糕、桂片糕、松子糕、核桃仁糕、花糕等。另有應時糕點如印糕(洗沙糕)、潮糕、春節期間的紅面糕、桂花蜜糕等。其中制作精巧的要數花糕,是用五顏六色的糕芯鑲嵌在糕內,待蒸熟後切片,每片上都有五彩花卉,還有山水、人物圖案。

既是可口的食品,又是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深受人們喜愛,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而製作技巧最高的,當數桂片糕,(在雲片糕中加入桂花的稱桂片糕)。

桂片糕選料精良,米粉系用隔年糯米磨制,使其失去火性,增加其柔韌性。用上好綿白糖,溶化、濃縮4-5天,再配以桂花、芝麻、桃仁、熟豬油等輔料,精心製作。做出來的糕體潔白綿薄,單片在自然光下呈半透明狀,具有繞指不裂的韌性和久存不燥的柔性。

桂片糕的切工特別令人驚歎,過去全為手工刀切,茶食師傅的技藝精良,每條等長等重的糕切243刀,厚薄均勻,條條如此。更為出奇的是有的名師傅在糕體下襯一綢布,一條糕切下來,片片到底,而綢布毫髮無損。取一片成品桂片糕,可以捲曲成香煙狀而不斷裂,放開後則又恢復原狀,可見其韌性與彈性。吃在嘴裡,香甜潤糯,俗話說“打嘴不丟”。

再說烘烤製品。其主要品種有桃酥、麻切、廣東餅、冰糖酥、椒鹽卷、脆餅、月餅京江臍等。苴鎮制的脆餅用料考究,做工精細,小小的脆餅有18層之多,酥而不焦,香甜酥脆,可與西亭脆餅媲美。由於苴鎮交通比較閉塞,因而只在本地出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