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具有“後熟”的特點,即貯藏過程中茶葉的許多化學成分發生氧化作用,導致茶葉陳化和劣變,綠茶主要保存鮮爽度,而武夷岩茶越陳越香,只要含水量在6%以下就不會變質。影響品質的化學成分主要如下:
茶葉具有“後熟”的特點,即貯藏過程中茶葉的許多化學成分發生氧化作用,導致茶葉陳化和劣變,綠茶主要保存鮮爽度,而武夷岩茶越陳越香,只要含水量在6%以下就不會變質。影響品質的化學成分主要如下:
1.香氣:張源(1595年)在《茶綠》中說:“香有真香,有蘭香,有清香,有純香。表裡如一,曰純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均停,曰蘭香,曰蘭香。雨前神具,曰真香。更有含,漏香,浮香,問香,此皆不正之氣”。
陳師傅今天和茶廠的夥伴們分享自己藏了15年的武夷岩茶,讓茶廠的夥伴們真正領略到了武夷岩茶的“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怪不得武夷山民間素有武夷岩茶“
一年是茶,三年是藥,十年變寶”之說。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瑞典科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e)在 1753年出版的《植物種志》中,就將茶樹的最初學名定命為Thea sinensis.L,後又訂為Camellia sinensis L.,"sinensis"是拉丁文中國的意思。
由於茶事的發展,指茶的"荼"字使用越來越多,生有了區別的必要,於是從一字多義的"茶"字中,衍生出"茶"字。陸羽在寫《茶經》(西元758年左右)時,將"荼"字減少一劃,改寫為"茶"。從此,在古今茶學書中,茶字的形,音,義也就固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