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濕潤的德里地區乘飛機到大吉嶺數小時後,一位頭戴白色蕾絲邊帽子,身圍圍裙的女子給我遞了些奶油茶點。我接過陶瓷杯,啜飲著裡面的飲料——“香檳茶”。

  

我發現,大吉嶺並不總是與茶聯繫在一起的。1835年,英國人為復興其殖民侵略,向錫金租得大吉嶺地方,作為其“避暑地”,從此佔據了這2134米高的山脈。這個“避暑地”很快就成了居住在加爾各答的英國居民觀賞干城章嘉峰(喜馬拉雅山東部的山脈,也是印度最高峰)的好去處。茶葉是在19世紀40年代的時候,由蘇格蘭醫生坎貝爾從中國引進的。

  

大吉嶺華麗的三角牆平房、露天音樂台和種植園俱樂部中褪色的照片喚起了那個年代的點點滴滴。然而傍晚時分,漫步於Chowrasta這一主要廣場上,你會發現這裡褪去了歲月的烙印,到處充滿著朝氣和歡樂。

西藏人、尼泊爾人和不丹人與當地人相互交往,遊客可以邊漫步邊傾聽藝術家演奏sarangis(木質絃樂器),或坐在綠色的長凳上聆聽附近天文臺山上寺院裡的鐘聲。

  

直到1881年51英里(約82.08公里)長的大吉嶺喜馬拉雅山鐵路——因其直徑寬度為2英尺(約0.61米),且用的是藍色的格拉斯哥建造的蒸汽機車,而被稱為是“玩具火車”—遊客乘坐牛車,行駛過蜿蜒的山車路,此次旅行即將結束。

 

花一小時的時間去Ghum,這是一個無與倫比的鐵路之旅。汽笛鳴起,煙塵飛揚,火車以每小時6英里(約9.66公里)的速度沿著大吉嶺狹窄的道路前行著,兩旁緊挨著的便是房屋和集市小攤,小攤上的貨物甚至觸手可及。透過火車熟悉的視野,可以看到孩子在一旁奔跑,而每一個人(包括乘客和圍觀的人)臉上都掛著笑容。

從Ghum向北而行,來到擁有150年歷史的葛籣本茶園。路面高低不平,但是風景卻是美不勝收——闊葉柚木樹、巨竹叢、斜坡上修剪整齊的茶樹和山腰上流淌的瀑布。野生薑和香茅的味道充斥在空氣中。

  

第二天早上,茶園的經理帶我參觀了茶的生產過程,從採茶到曬茶葉,接著碾壓茶葉。制茶和釀酒一樣,土地、氣候和季節都非常重要。

  

十二月、一月和二月是冬眠的月份。三月和四月則是採茶的月份,這時候采的茶葉是“第一沖洗”:輕巧、脆嫩、如春天般的感覺,還有一點橘子的氣息。

五月和六月產的是“第二沖洗”,大多數鑒賞家認為最好的是“像混雜著巧克力和杏子味道的久旱逢甘後泥土的氣息”

七月到八月中旬產的是“季風沖洗”,這些茶葉飽滿成熟,預示著豐足的時候。最後產出的幾周為“如花”第四或“秋季沖洗”。

  

有了這些知識後,我挑選了各種各樣的茶葉開始自己試著沖茶了。茶園經理告訴我要在水上升沸騰時沖,並且不要給大吉嶺茶中加入牛奶。

  

接著,穿過陡峭的茶園梯田來到了Rangeet河。該河隨著玉灰色的喜馬拉雅山融化的水起伏膨脹,是乘筏的好去處。蝴蝶在陽光下翩翩起舞,好一幅溫暖美麗的畫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