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興茶論政

在1954年張天福就擔任福建省第一屆政協委員。1982年後,張天福再次被選為福建省政協第四屆委員、第五屆常委,在退休後開始了他政治生命的又一個春天,這是他始料未及的。成為省政協委員,對於張天福來說有些重要的意義,這個意義並不在於只是獲得了榮譽與政治地位,而是他有了一個為發展與振興福建茶業而呼籲的大講壇。

作為中國近現代茶業的宿將,作為一個代表性人物,張天福經歷了福建省現代茶業盛衰與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更將他的一生奉獻給與福建茶業,在他的心中長久以來隱藏著一張福建茶業的發展藍圖,但歷史的錯誤選擇,使他失去了對自己熱愛的事業的話語權。現在他獲得了一個新的機遇,他要充分發揮這個歷史性機遇的最大作用,為福建省的茶業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1982年3月3日在福建省政治協商會議四屆四次會議上,張天福首次登上這個歷史性的講壇。在這次會上他作了“對茶葉生產的三點建議”的發言。

張天福的發言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為這個準備他花費了30多年的時間與精力。

他在發言中根據時任副省長胡平在工作報告中提出的1982年福建省安排茶葉生產要達到六十三萬擔,增長百分之十二點八的指標,結合福建省十年來茶業生產的增長率在百分之十左右,提出省政府的茶業發展計畫經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

張天福引述省政府提出的1985年茶葉生產要達到一百萬擔的計畫,提出要從現在起就打基礎,逐步發展,爭取1983、1984兩年的增長均能達百分之十五,到1985年使增長達百分之二十,這樣到1985年才能實現一百萬擔的目標。

張天福還引浙江發展茶業的經驗,提出浙江省的茶葉生產從五十萬擔翻一番到一百萬擔,經過了六年的艱苦努力,他認為福建省只有五年時間來達到這個目標,現在省政府訂出了這樣一個指標,關鍵在於要有得力的措施要跟上,否則就有落空的危險。

針對省政府“要加強科學研究,努力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的要求。張天福認為福建省茶葉的科研工作(包括栽培、加工、機械等方面)的現狀是管理部門多,技術力量弱,科研成果少。這些都影響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這個目標。如何加強這一方面的工作呢?

張天福提出,省科委應加強對這一工作的領導。茶葉科研應針對我省茶葉單產低、品質下降的情況,以出口烏龍茶、花茶為主攻方向,提高栽培和初制技術,認真執行茶價政策,改進茶葉儲運、加工,以提高茶葉的產量和品質。

他根據各地茶葉加工廠反映的問題,指出在五十年代毛茶精製率達百分之七十到八十,而現在尚不及百分之五十。所以要採取有效措施,才能充分發揮福建省的茶葉優勢,達到提高茶葉商品率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立足。

在茶葉提高出品數量,擴大海外茶葉市場佔有率,控制高虧商品的出口,努力提高換匯率的問題上,張天福重視發揮福建省特種名茶的優勢,他認為福建省的優勢在於特種名茶,如烏龍茶(鐵觀音、武夷岩茶等)、茉莉花茶、白茶(銀針、白牡丹等)和紅茶(小種、工夫等)。

其中換匯率高的有烏龍茶,2.33元人民幣換1美元;白茶,2.85元換1美元;花茶3.38元換1美元(以上為1978年出口實績)。當時由於紅茶、綠茶連年虧損,要以5元甚至7元人民幣才換1美元。所以他指出從長遠看,應多扶植烏龍茶、花茶的生產。當年國內外市場對鐵觀音很感興趣,賣價高、銷路廣、換匯率高,每噸值一萬多美元,應爭取多出口。

他例舉了臺灣發展茶葉的事實,指出台茶產量與福建省相近,但出口率達百分之八十,而福建省1981年出口僅十四多萬擔,約占總產量的百分之二十四,值二千多萬美元,僅占全國出口茶葉二億多美元的百分之十,所以從這一方面來開源,大有潛力可挖。

張天福充分利用政協這個在講壇,為福建省的茶業發展呼籲。1983年4月23日在省政協五屆一次會議上談了“如何開創茶葉生產的新局面”這個問題:

張天福在這次會議上提出了當時福建茶葉生產中潛伏著的一個重要問題。

這就是茶葉的積壓問題,福建省生產的烏龍茶,花茶,白茶和工夫,小種紅茶等,歷來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由於產量的不足,城裡人要買到好茶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他們要靠批“條子”才能喝到好茶;但這種好茶緊俏的局面到了1981年卻突然改變了,出現了茶葉積壓的現象。

張天福通過調查研究瞭解到,倒致茶葉積壓的“原因有茶葉流通管道堵塞,品質下降等等。如高檔的花茶,由於生產,加工中間環節多,稅率高,因而售價貴

另一方面,由於有的茶葉加工廠因高檔茶的經濟利潤較中檔茶高,所以將收購的中檔毛茶加工上抽到高檔(這裡也有上面硬性指定產值的原因),因而造成茶葉高、低級茶多、中級茶少。”

長期以來,張天福從他的生產實踐中,認識到,要做好茶,茶菁的品質是一個關鍵的環節,但根據他當時的調查,由於利益的驅動,生產的原則被破壞了。

有些茶廠在茶葉收購時,三、四級毛茶達到收購總數的20%—38%,而加工成品後,三、四級的茶葉只占到13%—16%,低檔次的茶菁被變成高檔的茶葉了。這是一種違背科學規律與生產技術的事,但它卻出現了。

而且這種做法也是對市場的過高估計,因為在80年代,高檔茶葉的市場購買力尚未形成,同時低檔茶量多質差也難以售出。所以出現商品茶裡“頭、尾”大,中檔茶少,不能適銷對路。當時茶業界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出了差錯,有人偏面地認為出現這個問題完全是茶區生產組織與茶農過於重視價格而出現的,但張天福認為價格政策的失誤是主要原因。

當時福建省生產的武夷正岩一級水仙茶,由於品質不合格,1979年只出口15箱,1980年只出口3箱,1981年是空白,1982年也僅1箱。

茶葉品質下降已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已經引起了時任省委書記項南的重視,他在1981年就提到這個問題,但沒有引起茶葉界的重視,由於將嚴重影響到福建省茶葉的發展,張天福大力呼籲,“現在是已到必須搶救的地步了。

只有提高茶葉品質,疏通管道,掌握市場訊息,產品才能適銷對路,不要光在茶農身上打主意。只有促進了生產,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同時還要維護消費者的利益,使廣大群眾都能嘗到價廉物美的茶葉。”

這一個時期,張天福也在考慮一個“開創福建省茉莉花茶新花色的問題”

80年代,由於福建省茶業重視品種改造與升級,大量種植高產優質的茶葉品種,栽培的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福雲等良種(簡稱大茶),產量高,品質優,不但外形毫芽肥壯重實,且內質香味純爽,是窨制花茶的最佳原料。當年大茶的年產量已達十幾萬擔,並仍在繼續增長中。這些優質茶的上市,為福建省的傳統茶葉茉莉花茶的生產提供了大量的原料。

但也是由於這一批大茶的出現,引發了福建省茉莉花茶的一個重要問題。由於歷史上茉莉花茶均是由小茶(俗稱“菜茶”)所制,消費者習慣于花茶外形細小挺秀,而當時使用大茶加工花茶,無法使用傳統的小茶生產技術,生產單位為了適應傳統的消費要求,將大茶切片,造成茶葉條形短禿,片末多,葉底斷碎,而且降低了精製率,既失了大茶品質高的長處,又影響了經濟效益。

在此問題上,張天福不認為只是一個技術改革的問題,他認為這是發展傳統商品生產,發展新的商品,增加花色品種,增強競爭能力的問題。因此他提出必須在制茶工藝上來個大膽革新,扭轉已經發現的不適應的生產方式,闖出大茶窨制花茶的新路子,將大茶窨製成獨樹一幟的茉莉花茶新花色。並且通過廣泛的宣傳,讓社會認識茉莉花茶新品種,形成新的消費習慣,從而開創福建省茉莉花茶生產的新局面。

在三四十年代,張天福曾經主管福建省茶業,而且是獨立統一管理。因此他對茶葉管理體制有獨特的理解與要求。在五十至七十年代裡,張天福雖然是個失意之人,但他依然在觀察當時的茶葉管理體制對生產與經營的影響作用。

張天福指出,“文革”前福建省茶葉管理機構分為管生產的農業系統和管毛茶收購、精製及內外銷的外貿系統,由於兩家分工明確,關係尚能協調。

“文革”後對茶業的管理卻分成農業廳、供銷社、外貿局、輕工廳、鄉鎮企業局等五大系統,是國內罕見的多頭管理。不但人力、物力分散,在政策措施上也政出多門,各行其是,互相扯皮,使茶葉資源損失極大。

當時仍存在茶葉單產低,收購政策多變,制茶種類盲目等後果。茶區群眾反映:“多頭領導,矛盾重重,政策多變,卡得太死,優勢變劣勢”。

針對上述問題,張天福在政協會議上提出:應該在管理體制上進行改革,成立茶葉專業公司,在各地,縣設分,支公司,“一條龍”統一管茶葉生產,加工,購銷,出口等業務,改善福建省茶葉生產的種種不得局面。希望省政府等有關領導部門,高瞻遠矚,當機立斷,儘快做出決定。

接著在1984年3月13日省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上張天福做了

“如何發揮我省茶葉生產優勢”的發言:

在這次發言中張天福將問題直接指向茶葉管理體制的混亂,他指出管理之亂,將使優勢變劣勢,現在已到了必須從根本上加以改革的地步了。

要發揮福建省茶葉生產的優勢,張天福呼籲要抓緊解決幾個問題。

一、改變茶葉質次價高狀況,提高出口競爭能力

八十年代,國際茶葉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而福建省的烏龍茶、花茶、白茶以及工夫紅茶、正山小種等特種茶雖然在國內外久負盛譽但由於文革之誤,管理之亂,大批產品品質明顯下降,由於優質茶產量減少,導致價格升高,降低了競爭能力,出口數量一落千丈。

張天福分析當時茶葉質次價高的多種原因中,花茶用隔年陳坯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生產花茶的工藝中,毛茶要經過加工成為茶坯後,才能窨制花茶。由於茶葉精製廠的加工能力大於窨花季節茶坯的生產能力,因而要在前一年加工一部份茶坯,儲備為第二年窨花之用。這樣一來佔用了周轉資金,而且由於茶葉存放經年發生陳化,造成品質下降,在等級上至少下降一級。張天福統計了福建省六個國營精製廠每年存留陳坯10萬擔,僅以上兩項損失即可達一千多萬元(其中付款利息216萬元)。

張天福指出每年這種年年新茶變陳茶的惡性循環並非無解決辦法。只要精製廠提早開工、充實設備、精簡制坯工藝、縮短生產週期、在制茶淡季時對工人進行培訓、進行技術革新,以及發動公社生產隊初精製聯合、茶站兼收毛茶和茶坯、改革茶價政策等等,問題即可解決。他呼籲“現在關鍵在於沒有一個機構統管,各部門則應跳出固步自封的框框。”

二、採取措施保護特種茶

由於福建烏龍茶名氣大,市場價格高,當時有湖南、四川、雲南、江西等省出現仿製烏龍茶,因福建省茉莉茶質高價低,浙江省則將大批綠茶坯運到福建省窨花,這些都造成茶葉市場混亂,無序竟爭,對福建茶葉形成衝擊。因此張天福提議福建省必須對茶業採取保護措施。建議中央劃區產制,歸口岸出口。這樣有利於統一對外競爭,有益於發揮福建省特種茶優勢。

與此同時,福建省的三大工夫和正山小種紅茶等傳統外銷特種茶也面臨了空前的困境。這個困境卻是外貿部門人為造成的,外貿部門換匯率低為由,拒不列入收購計畫。這不僅使我省失去傳統茶類和國際市場,且給改制工作帶來困難,造成茶農重大經濟損失。因此張天福建議有關部門應從全面、長遠的利益來考慮這一問題。他呼籲“倒牌容易,創牌難”。

三、收購政策要合理

福建省茶葉管理部門從1983年起出臺了取消一、二級綠毛茶收購返利的政策,其主導思想是不要茶農產制高檔茶,原因是什麼?

這對政策的執行對福建省茶葉的競爭能力將帶來不利影響。

也不符合茶樹生長的規律和提高產量、品質、經濟效益的要求。

所以張天福提出從生產觀點出發,應考慮恢復一,二級綠毛茶的返利政策。

四、努力打開茶葉外銷途徑

在這一階段張天福關注到福建省茶葉出口出現很大的問題,當時福建省茶葉的年產量已經達到68萬擔,但年出口僅14萬擔,占茶葉產量的20%,而當時臺灣省每年出口茶葉量占總產量的75%-80%。張天福認為當時福建省茶葉出口下降的原因並不是沒有市場,關鍵在於茶葉生產與經營部門要掌握確切的國內外市場訊息,通過分析市場訊息調整產品,使之適銷對路,同時要在茶葉品質上下功夫,做好宣傳,推銷工作。

張天福提議福建省要成立茶葉專業總公司。“一條龍”統管茶葉生產,加工,購銷,出口等業務。

在1985年4月30日的省政協五屆三次會議上,張天福發言的主題依然是茶,他談了“茶葉產銷和管理問題”:

在80年代,茶葉是福建省出口貿易中創匯較高的商品(平均每噸3000美元,近年創匯金額均在二千五百萬美元左右)。1984年福建省出口花茶9萬擔,1985年出口成交13萬擔。在這幾年裡,由於日本醫學界有人提出烏龍茶有減肥等良好效果,日本掀起了烏龍茶熱,1984年福建烏龍茶在日本出售了2500噸,因此,張天福認為應進一步利用福建省豐富的茶葉資源,狠抓茶葉產量與品質的提高,積極開發茶葉的創匯潛力。

張天福之所以連續在政協會議上呼籲政府重視解決茶葉生產與經營管理的問題,因為他看到管理上的失控將倒致茶葉生產的大倒退。張天福分析了當時福建茶葉生產的背景情況,1984年福建省產茶僅70萬擔。生產量的減少是由於前兩年在茶葉銷售中出現了滯銷與價格過低等原因,使茶農認為種茶無利可圖,為了減少損失,各地茶園都有不同程度的拋荒,因此張天福估計1985年會繼續減產。

張天福在發言引用了三明市的情況,當時據三明市茶葉管理部門的材料反映,當地失管的茶園占了總數的16%(約4萬畝)。另有茶農追求更高的經濟利益,將茶園改種或套種水果與其他經濟林木。

看到這種情況,張天福十分著急,因為茶是多年生作物,只有連續不斷的良好的管理才能保證生產的正常,而一但失管,要恢復到正常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他呼籲按全國食品工業發展綱要,到1985年茶葉要比1980年增長一倍以上,要發展名茶,小包裝和即溶茶,發展適合出口需要的茶類。因此張天福提議福建省對七五計畫以及2000年的茶葉發展,應當有個設想與計畫,並要有切實的保證措施,這才符合福建人民的願望和茶區群眾利益。

張天福分析了當時福建茶葉在市場競爭中所處的不利地位,首先是單產低,每畝茶園一季只能生產約57斤的乾毛茶,比之日本的220斤,印度的200斤,斯里蘭卡的110斤以及臺灣省的120斤,福建省的茶葉生產無法滿足國際市場的要求。

這一年茶葉使用的肥料供應也出現了很大問題,當年茶用肥料供應不但比前一年少,而且發放的時間過遲。張天福以福安縣為例,1984年調撥給茶農的生產肥料計855噸,加上獎售肥1350噸,合計2205噸,而同一個區域裡,至1985年3月20日,撥到經濟作物肥200噸,而且當年茶葉由二類物資改為三類,獎售的化肥指標取消了,這200噸肥就是全部使用於茶葉生產,按茶園面積計算每畝不到四斤肥。

而且由於運輸過程太長,當肥料從縣裡撥到鄉時,春茶的採摘時間已過,失去了時效性。張天福指出,福建省政府已經明確茶區是“經濟作物基地”的主要部分,但看不到有何特殊的措施下達來保護這個“經濟作物基地”。

他指出當時在茶葉生產上,資金與人才投入都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這一年政府取消了行之已久的茶葉改進費,與此同時,許多茶區解雇了茶葉輔導員,使農村茶葉種植技術力量削弱。因此張天福強烈呼籲,已經到了抓此“經濟作物基地”基本建設的時候了。

在茶葉出口方面,張天福呼籲要放開外銷茶的出口管道,必須打破外貿獨家經營的局面,這樣才有利於保證貨源,提高品質,減少環節,降低成本,增強競爭,有利於對內聯合、統一對外。張天福還針對茶葉管理機構形式多樣,管道紛亂,再三提出建議,他舉例僅福州市就有分屬省市不同管理體制的五家茶葉公司。

在各產茶地、縣,有的設茶葉局歸農業局管,有的設茶葉公司歸經濟委員會管。而且這各級各部門的茶葉機構,都忙於做生意,生產技術與產品品質都沒人管。因此有必要設立統一管理茶葉的行政機構以協助產、購、銷、加工等部門的工作;使國營經濟起火車頭作用,能帶動集體經濟和聯合體的發展,做好茶葉生產和市場調節工作。

1986年5月16日在省政協五屆五次會議的發言中,張天福提出了“對發展我省茶葉生產的建議”:

1985年,福建開放茶葉市場,全年產茶80萬擔,收購約50萬擔,出口約20萬擔;產值2.5億元,收購金額1.2億元,毛茶收購稅收約3300萬元,出口創匯2640萬美元(僅次於罐頭創匯)。以上各項都比1984年有所增長。但市場開放後,生產管理,技術指導與市場協調等措施沒有跟上,出現了一些問題,使張天福十分憂慮。

這些問題是

1、茶葉品質下降。1985年花茶品質普遍下降半個級到一個級,對此,銷區反映強烈。出口花茶僅有1%—2%符合出口標準,烏龍茶品質也明顯下降,有的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嚴重損害了福建省茶葉的聲譽。

2、價格較亂。因福建省花多茶少,花茶坯(綠茶)貨源緊張,於是出現了各方哄抬價格,爭相搶購的現象,結果是大廠吃不飽(收購不到毛茶),小廠品質低。1983年以前出口花茶主要是福州茶廠,年約2萬擔,1985年卻連一擔也沒有,致使出口貨源無法保證。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張天福提出建議:

1、統一茶葉管理機構。

張天福指出國內各產茶省的茶葉產銷都是歸口統一管理的,浙江還安排一位副省長分管茶葉。而福建省卻是分開幾家來管。雖然對統一茶葉管理機構的問題福建省已醞釀好久,但至今尚未解決,倘若當前實行統一管理的條件不成熟,也要進一步發揮各級茶葉主管公司的作用,以搞好經營。要責成省供銷社對茶葉的購銷,加工,調撥,標準,品質,價格等業務進行管理指導;出口業務歸外貿領導,建立統一茶葉管理機構,以改變目前婆婆多,但又沒有真正管事人的狀況

2、組織對烏龍茶加工技術的攻關。

福建省烏龍茶以其品質優越且有減肥(消脂)、抗癌等藥效,當時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烏龍茶是福建省有獨特優勢的茶葉,但烏龍茶的品質受初制加工時的氣候環境影響很大。以安溪為例,1985年生產“鐵觀音”11900擔,其中一級的只有665擔,僅占5.5%。當時“鐵觀音”平均收購價每斤約5元,而一級的是10元多,每擔相差500元,其品質高低的關鍵就在於氣候環境。張天福福呼籲要改變這一局面,就必須組織科技力量協作攻關。

當時張天福已經著手開展1984年省科委下達的“烏龍茶做青工藝與設備研究”課題,由他組織省農科院和省農學院協作攻關。三年來已摸清了烏龍茶加工最優氣候環境與工藝的關係,取得了大量的資料。

但生化分析(尤其是對香氣等成分的分析)及機理研究等因缺款無法繼續進行。他建議由外貿部門在烏龍茶的創匯中提取一些茶葉改進費支持這一項目的研究。取之於茶,用之於茶。他估計此項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以提高品質後每斤可增收1元計算,收購20萬擔的烏龍茶就可增加2,000萬元的經濟效益。

3、建立全省茶葉品質監督檢測中心,負責茶葉標準的制訂,茶葉品質監督和檢驗、優質產品的評比及創優等活動。

連續五年,張天福以強烈的責任心與飽滿的熱忱,在省政協會議上為發展福建省的茶業而進言。與此同時,他還與農業界的政協委員一道,就茶葉問題提出了多個政協提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