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三年奮鬥

從1940年到1942年,張天福在武夷山渡過了他一生中一段成果豐碩的難忘歲月,他在這三年的時間裡為振興武夷岩茶,做了大量基礎工作,使武夷山茶區在戰亂時期的混亂、荒蕪的狀況,逐步在種植、製作、收購、運輸管理等方面走上了有序、復蘇的道路雖然武夷山茶區的岩主大多在閩南地區生活、開茶莊,每年只在制茶季節返回武夷山區雇工採制茶葉,而武夷山的廣大茶農則是受雇於岩主負責日常的茶山管理,但在張天福的指導與關心下武夷茶區有了新的面貌。

抗日戰爭爆發後,福建省的茶葉因運輸困難,銷路日見下落,1939年春,武夷山各岩的岩主因戰時交通阻礙,大多數未能返回崇安,或制茶資金未能匯到,導致無法雇工培植茶樹及採擷製造。武夷山茶區一片潦倒,此局面引起張天福的嚴重關注,為了維護武夷茶名產的聲譽,避免茶園荒蕪並顧及以茶葉為生的茶農的生計,張天福決定由福建示範茶廠實施一項救濟武夷岩茶的專案,來穩定武夷茶區的局面。

這項特約收購的辦法,實際上是向茶農發放貸款,在實行特約之後,如果岩主回到崇安或資金有了著落,可提供證明,繳還本息,取消特約手續。特約收購的內容為茶農可以先向示範茶廠預報當年出產茶葉的數量,示範茶廠按每斤茶國幣四角的標準提供貸款,茶葉製成後,必須由福建示範茶廠評價收購,不得私自外售。示範茶廠對品質特別優秀者另給予以獎勵金,以示鼓勵,

對於衣食無著的貧窮茶農來說,這個方法無疑是雪中送炭,博得了茶農的支持,依照此項辦法申請特約貸款的,計有廣甯、龍泉、五曲、寶石、天井、蘭穀、會仙、慶雲、桃源、品石、鼓子等十一岩的茶農,共計借出資金二千七百元。其後由示範茶廠收購了品石、五曲、寶石、鼓子、廣甯、龍泉等六岩的茶葉4457市斤。與此同時,張天福特請中國茶葉公司福建辦事處會同辦理救濟工作,並由該處劃撥資金二萬元,交給示範茶廠貸放,按辦理救濟武夷茶葉貸款辦法,申請貸款者應符合下列條件:

每岩產量在二百市斤以上者。

確因岩主未到或缺乏資金者。

茶葉品質優良無摻雜作假者。

有殷實鋪保者。

願意以茶葉為借款之抵押品者。

示範茶廠依照上列標準,對申請借款的茶農進行審核。申請貸款的標準定為每市斤岩茶借款國幣一元,由申請借款人填寫借款申請書,送示範茶廠審查,通過審核後,再填寫借款合同,作為發款憑證,還款期限為三個月,逾期無力量還款的,債務關係由示範茶廠轉給中國茶葉公司福建省辦事處,由該處收購茶葉。此項貸款,截至七月底止共貸出一萬零九百元。以是兩種貸款的實施,在戰時的武夷茶區起了雪中送炭的作用,為穩定局勢,發展生產功不可抹。

在主持福建示範茶廠的三年中,張天福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他接收了原遷到武夷山的福建省茶葉改良茶場,從無力繼續經營的岩主手中,將公路沿線的茶園、茶廠全部收購下來,建立了4000多畝新式茶園。

張天福從上海請來鴻記營造廠的建築工程師與施工隊,為茶廠建了標準廠房,並購買了一批制茶機器,其中的大成式乾燥機從海外購買,而張天福最為看重的克虜伯揉撚機由福建電機廠派人前往安徽省祁門茶場①仿製生產,克虜伯茶機是當時最先進的制茶設備,每台一次可揉撚鮮茶葉兩擔,每次揉撚一小時,一天工作十小時,兩台揉撚機器一天就可處理鮮葉四十多擔,由於採用了這一批機器,每班只要有十來個工人,而這些茶葉如果完全由人工來生產,就要配備數十人仍至上百人才能滿足,節約金錢、提高效率是張天福企業管理的中心思想。

就在這裡,張天福將他早年設計的“九一八”揉茶機批量生產,並應用於茶葉生產,說起這一機器的誕生還有一段故事。早在大學時代,張天福開始研究茶葉生產技術時,就發現我國傳統的茶葉生產存在不少問題,應改進者不少,其中尤其以茶葉的揉撚工序採用腳踏是非常不衛生與不合理的,而且這種做法長久為國外人士所批評。但是這道工序又是茶葉生產所必不可少的,張天福在考察茶葉生產的技術時發現,如果改用手來揉撚又達不到用腳的力度。

當然,這對於西方發達國家茶葉生產來說已不成問題,因為各種現代化的茶葉機械在海外均已用於生產,只是這些價格高昂的洋機器,在中國只有少數大茶廠用的起②,而對於千千萬萬的茶農與家庭茶葉作坊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這是中國茶葉生產的社會現實,張天福看到,中國茶農手工製造的茶葉在品質上並不差,如果能幫助他們改良技術、提高衛生水準,中國茶葉還是有希望稱霸於世界市場的,中國茶農缺乏一種他們買的起、用起來簡單方便的茶葉機器

張天福在考察了各種現有的茶葉機器後,根據自己對茶葉生產需要的瞭解,想設計一種簡便的木質結構揉茶機,適逢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國難當頭,圖紙變為機器的願望未能實現,張天福悲憤交集,即將此設計命名為“九一八”揉茶機。

1941年,在福建示範茶廠的建設中,張天福終於將當初的藍圖變成了我國第一台適合於茶農與小型茶葉加工企業使用的手推式揉茶機,他要求茶廠的木工按圖紙試製了幾台應用於生產,但由於當時茶區人民的貧困與傳統生產方法的局限,這台機器的推廣依然困難,後來在福建省茶葉管理局局長莊晚芳的協助下生產了二十多台,在小範圍做了推廣試用,從此結束了千百年來中國茶農用腳揉茶的歷史。

張天福實行生產與科研相結合,開展茶樹品種、施肥、植保、生化分析等試驗項目,建成了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集茶葉生產、科研、推廣、銷售於一體的基地,為福建的茶葉生產及科研做了有益的探索。張天福在崇安福建示範茶廠工作期間還兼任蘇皖技專學校茶葉科副教授,同時開辦崇安縣立初級茶葉職業學校,培養茶業人才。

在建設福建崇安示範茶廠中,張天福展示出他對企業管理的才華,建設廠房需要大量的木材與磚瓦,雖然張天福手中握有雄厚的資金,但他不是去買這些建材,張天福有發展的眼光,他專門投資辦了鋸木廠與磚瓦廠,為茶廠的基建提供了大量的建材,當廠房建設結束後,這兩個工廠仍然保留了下來,繼續為當地生產承攬業務,擴大了茶廠的收入。示範茶廠還辦了一個畜牧場,由中山大學畜牧系畢業的梁達新任場長,養了一百多頭的奶牛,生產牛奶,除了供應茶廠職工飲用外還運往崇安城關去出售,張天福宣導的多種經營的理念,在這裡結出豐碩果實。

張天福在主持福建示範茶廠之外,還總管閩北與閩東的茶葉生產,在福安與福鼎兩個產茶上萬擔的縣設立分廠,聘請當地縣長兼任廠長,在產茶數千擔的政和、武夷山、星村設立直屬制茶所。在分廠、制茶所與總廠之間建立了電臺通訊,便於他對這些下屬單位的聯繫與指導。

福安是閩東產茶中心,也是張天福茶業生涯的發源地,他對福安的茶葉情有獨鍾。1940年4月1日,福建省政府農業改進處將它所屬的福安茶業改良場,省茶業管理局所辦的福安茶業改良試驗區及社口、陽頭、穆陽三家模範制茶廠,合併為福建示範茶廠的福安分廠,歸張天福管轄。

張天福聘請福安縣高誠學縣長兼任分廠長,陳紹輝任副分廠長。並於社口、棠溪、陽穆、陽頭四個主要茶區分設四家制茶所。派技術股長林正先兼穆陽制茶所主任,副分廠長陳紹輝兼社口制茶所主任,總務股股長莊重文兼任棠溪制茶所主任,技術員高飛兼陽頭制茶所主任,分別購置制茶器具物料及聘雇制茶員工。同時為擴充業務,與壽甯武曲茶農合作社及斜灘茶商合資經營武曲、斜灘兩家合營制茶所,這些企業均于當年4月12日起陸續開始精製茶葉的生產。

張天福對這些企業的狀況十分瞭解,他知道他們也都是有多年制茶經驗的企業,各有特長,因此,他要充分發揮這些企業的特長,打造不同的品牌。

他對福安分廠提出的經營方針是,除繼續辦理前改良場各種栽培試驗與產制技術研究外,應注重制茶,因為這個由他數年前一手創辦的茶廠所制茶葉的品質,不但比福安各茶商好,也比其它分廠的產品好,這說明了張天福當年重視技術改進的成績至今依然一枝獨秀。

福安分廠所制的茶葉以坦洋工夫紅茶為主,因製造方法不同,分為機械及手工兩種,在機械制茶方面,除自產茶菁製造外,並向茶農收購大量鮮葉補充不足;手工制茶方面,收購茶農及茶農合作社所制的毛茶加以精製。該廠成品中,機器所制的茶名用“建紅”,手工製造則用“閩紅”及“春香”兩種,產制時期分為首春、二春、三春、秋露四期,品質分為特批、一批、二批、三批等,當年出產機制建紅123箱,坦洋工夫8736箱,壽寧工夫1628箱,副茶3320箱。

福安分廠當年原計劃制茶19000箱,因福州淪陷,時局緊張,且茶葉貸款無著落,停收毛茶。不久陽頭,穆陽、棠洋三制茶所停辦,僅留下社口制茶所制坦洋工夫一千箱,同時因社口茶廠所產茉莉花量多,烘制花茶15箱,由示範茶廠內銷。

1941年10月10日至15日,福建省建設廳在永安市舉行工商品展覽會,藉以促進生產,增強抗戰力量,張天福組織產品及廠務概況材料送永安展覽會陳列與報刊刊登,當時由示範茶廠職員準備大掛圖10幅,手工制茶工具模型一套,計35件,各種標本27份,精製茶葉樣品15件,“九一八”手搖揉茶機模型一具,這些傾注了張天福三年經營心血的展品在永安陳列時,獲得參觀者的大力贊許,會後,這些陳列品由福建省建設廳留為永久陳列之用。

由於張天福重視示範廠的副業生產,在二個茶區及赤石制茶所生產了各種農產品,有花生、黃豆、豌豆、甘薯、芝麻及各種蔬菜20餘種,一年四季均有收穫,其中如蔬菜甘薯之類,均屬不可儲藏的產品,收成後即應出售,因此又在業務課下設立營業部,負責推銷這些農副產品,一年中,營業額不斷上升,各單位產品數量日增,後來又在崇安、建陽、建甌各設副產品推銷員一人,負責調查市場情況,並推銷產品。

張天福十分注重宣傳推廣新茶,每有新茶上市,都會選取2-3種為禮茶,分贈省內外各有關機關及茶葉界知名之士品嘗推廣。1940年的禮茶為小盒奇種仿龍井及小種工夫各一盒合為一份,計饋贈八十六份,1941年則以罐裝奇種及仿龍井各一罐、崇安工夫兩盒為一份,計饋贈六十二份,此外,在永安展覽會時分裝紅茶及白毛猴各三千袋,交由建設廳分贈各參觀人士,該茶品質優越,極獲各界好評。

大紅袍是武夷山的傳世名茶,有“茶中之王”之譽,至今約有300年的歷史,有關大紅袍名稱由來傳說眾多,莫衷一是。大紅袍的前名是“奇丹”。這種長著紫紅芽葉的岩茶,雖然很稀少,但絕不止九龍窠這幾棵。《蔣叔南遊記》③中就有記載,除了九龍窠,天遊岩、珠簾洞等處也有大紅袍這個品種的茶樹。但產量極少,不過一、兩斤而已,因此價格昂貴。張天福在關注武夷山的茶業、茶農的同時,也十分關注武夷山的名茶,由於建廠事務繁忙,張天福到武夷山將近一年,尚未去察看武夷山久負盛名的大紅袍。

1941年的一天晚上,福建示範茶廠技師兼武夷制茶所主任林馥泉來到張天福的宿舍,說明天帶你去看大紅袍。

當時大紅袍由天心寺的僧人嚴加管理,由於通道不暢,外人也不易進入九龍窠參觀。林馥泉就任武夷山星村制茶所主任後,為進一步瞭解大紅袍的產制情況,特意到天心寺瞭解情況,得知天心寺請了一位茶師專門管理寺院茶園並制茶,大紅袍茶每年均由這位茶師秘制,技術並不外傳。因此林馥泉就以學做茶為理由,虛心求教於這位茶師,得到他的好感並結拜為兄弟,這才應允讓林馥泉接近大紅袍進行考察。

第二天,張天福跟隨林馥泉來到雲霧繚繞的九龍窠,在僧人的引導下,看了現在半山崖位置上的這三棵大紅袍—奇丹,旁有石刻“大紅袍”三字,每年在此樹前公開舉行採制儀式,也看了在附近不遠處的另一棵奇丹。而這棵獨處一偶的茶樹,給張天福留下了深刻印象。半個世紀之後,他依然清晰地記得這棵茶樹長得十分茁壯,這棵樹枝的週邊有二人合抱之大,高約90釐米,遠勝過半山崖上的那幾棵,天心寺的僧人給予這棵茶樹以特別的管理,因為當時天心寺所產大紅袍的茶葉乃秘密地釆自這棵奇丹。這棵茶樹所處的茶園位置也很好,它的一側是廣闊的岩坡,離其根部約一尺處,有一條細細的泉水終年泊泊地流淌著,這是得天獨厚的宜茶環境。

張天福饒有興趣在這棵奇丹周圍轉來轉去,仔細地考察它的樹形葉狀與生長環境。他認為這棵樹長的這麼好,除了管理好之外,一側細細的泉水是另一個重要因素。這支泉水極小,似乎只夠濕潤這樹周圍的地,因此,它從山上帶下來的營養物質,有可能是被這一片土壤完全吸收了,而不會流失。由於它終日不絕,又使這片園地十分濕潤,從而有利於茶樹的生長。

他向引路的僧人細細打聽天心寺生產大紅袍的情況,僧人告之,由於他的身份特殊,才向他介紹這棵樹,而對一般的來客,只介紹過半山崖上的那幾棵樹,而且那裡也雕刻著大紅袍的茶名。這其中似乎有一種懸機,但不為外人知,張天福為此著了迷,久久不願離去。

不久,張天福與林馥泉在永安參加一個宴會,他們在席上,遇到了一位省公路局的官員,他經主人介紹得知張天福是茶葉專家後,他輕聲神秘地告訴張天福,這次來上任,住在天心寺,因為寺中有一位和尚是他的同鄉,所以秘密地帶他來看大紅袍,可惜的是隨同而來的太太未能得到僧人的同意,沒有看成大紅袍,因為當時寺院不讓婦女進那一個茶園。張天福心中一驚,就問他看的是哪一棵大紅袍,他說和尚就給介紹了一棵單獨生長的大茶樹。張天福心想這就對了,這棵大紅袍是天心寺所秘藏的。

兩年後,林馥泉往永安農學院完成他的畢業論文:“武夷茶葉的生產製造與運銷”,畢業後經友人介紹赴臺灣經營茶業

1954年,張天福與省農業廳副廳長的一次公出中,一同來到武夷山,張天福心中惦念著那些大紅袍,就向廳長做了介紹,廳長想去看看。第二天,兩人起了一個大早,一路來到九龍窠,看了半山上的三棵大紅袍後,張天福說裡面還有一棵同類的,於是兩人進了山溝,但張天福看來看去,就是找不到那一棵茶樹。

這時他發現不遠處有一個人正在茶園中鋤草,連忙上前打聽,此人一抬頭,張天福就認出了他,他也想起張天福了。原來此人原是此山上的一個岩的包頭主兼保長,當年張天福在山上做茶時常打交道。他告訴張天福,解放後,他被派遣到就龍窠看茶園。

張天福就問是否知道這附近有過一棵單獨的大紅袍茶樹,他說知道。張天福又問現在我怎麼找不到那棵樹?那人說已經沒了。張天福一聽就急了,要他說個究竟。他說前一年春天,聽說一位小師傅管理那棵茶樹時過於勤快,給那棵茶樹下了一大簸箕的草木灰,不久,這樹就慢慢地枯萎了。

此人說完就忙他自己的事去了,張天福在那裡半天回不過神來。當他們回程路經半山腰上的大紅袍時,想到了要將名茶保護列上議事日程。

注釋

①祁門紅茶

據史料記載,清朝光緒年間以前,祁門只產綠茶,不產紅茶,1875年以後才有紅茶。相傳,安徽黟縣有個名叫餘幹臣的人,在福建罷官回原籍經商,因見了紅茶暢銷多利,使在至德縣堯渡街設立紅茶莊,仿“閩紅茶”制法,開始試製紅茶。由於祁門紅茶品質出眾,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

1980、1985、1990年由祁門茶廠生產的特級、一、二級祁紅連續三次獲國家優質食品金質獎。1986年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優質名茶。1987年又獲第二十六屆世界優質食品金質獎章。1993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級指定產品,祁門茶廠被定為國家旅遊產品定點生產企業。該茶在國際市場上與印度大吉嶺、斯里蘭卡烏伐紅茶齊名,並稱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出口英、北歐、德、美、加拿大、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②我國近代茶業改革中的機器制茶

在19世紀90年代中期和末年,我國除漢口興起和試用機器制茶外,還有溫州、皖南和福州等地開始機器制茶。其實,我國最早使用機器的,還不是漢口、溫州和皖南,而是福州。1897年4月的《農學報》上載:“福州近用機器制茶,頗為西人所賞,已登各報。”這裡所說的“近用機器制茶”,沒指明年分,但在1898年1月《農學報》刊載的一篇譯文中,指明了是1896年。

1897年,英印《熱地農學報》,發表了一篇訪問從福州回去的一位叫非爾哈士特的文章。文中提到:中國“機器造茶”,“乃去年1896忽露機制,即從福州起點”。福州1896年忽露的機制茶葉的情況怎樣呢?“去年送入英國者,數不甚多,約在一千五六百包左右。其中除去從前做成之古董笨貨,而新鮮制法,駕乎甚上,為數正多,是皆去年初行學習,而又倚托於頭春收積者。”這裡的“從前做成之古董笨貨”、“新鮮制法”和“去年初行學習”,具體又何所指呢?

“從前做成的古董笨貨”,指1896年福建茶商從印度學習回來前用機器試製的茶葉。“初行學習”,是指派人去“印度學習”;“新鮮制法”,是指學習歸來以後的制法。按照這一理解,那麼,在1896年輸英茶葉中,除閩商從印度學習歸來采造的“頭春”茶外,其“從前做成之古董笨貨”,很可能就是指1895年未去印度學習前自己用機器試製的茶葉了。如是這樣,福州購機制茶,應是在1895年以前的事情。

另外前面所講的漢口、溫州、皖南的茶機,大都只用烘乾機,1896年非爾哈士特在福州看到的情況就不同,單一個茶廠,就有“(通)用蒸汽鼓(發動機)一具”。1897年,英人《天天報》對福州制茶公司的設備介紹又說: “已購有維尼登焙機一具,新制康邦汽機一具,約十匹馬力;又台惟生茶機一具,黑人扇二具,台惟生割刀一具,曬葉盤連架四千四百付。”由上面設備數量和齊全的情況來看,也反映福州在機器制茶方面,其籌備和開始的時間,也當在1895年以前。臺灣也是我國較早開始試用機器制茶的省區之一。

不過,由於19世紀90年代末是其剛被日本強佔,臺灣各族人民抗日鬥爭最為激烈的時期,所以,其遲至“1902年起”,才“應用揉撚機、烘乾機、篩分機、 風力選別機等初、精機器進行紅茶”及烏龍茶、包種茶的生產。不過,臺灣開始應用機器制茶的時間雖然較福州、漢口等地為遲,但由於日本如三菱等一些大公司投資來和我國、印度等爭利,所以在大陸各地試驗漸漸夭折和自行消失以後,臺灣不僅在民國初年,甚至本世紀20-30年代,機器制茶不僅一直延續不衰,甚至在有些地方還超過了英印和錫蘭。(據朱自振《茶史初探 》)

③《蔣叔南遊記》

《蔣叔南遊記》記:“武夷產茶,名聞全球。……茶之品類,大別為四種:曰小種,其最下者也,高不過尺余,九曲溪畔所見皆是,亦稱之半岩茶,價每斤一元;曰茗種,價倍於小種;曰奇種,價又倍之,烏龍、水仙與奇種等,價亦相同,計每斤四元。水仙葉大,味清香,烏龍葉細色黑,味濃澀;曰上奇種,則皆百年以上老樹,至此則另立名目,價值奇昂。如大紅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滿一斤,天遊亦十數兩耳。

武夷各岩所產之茶,各有其特殊之品。天心岩之大紅袍、金鎖匙,天遊岩之大紅袍、人參果、吊金龜、下水龜、毛猴、柳條,馬頭岩之白牡丹、石菊、鐵羅漢、苦瓜霜,慧苑岩之品石、金雞伴鳳凰、獅舌,磊石岩之烏珠、壁石,止止庵之白雞冠,蟠龍岩之玉桂、一枝香,皆極名貴。此外有金觀音、半天搖、不知春、夜來香、拉天吊等等,名目詭異,統計全山 將達千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