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4.心系桐木

在張天福的青年時代,引導他走上茶葉科學研究道路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對福建“三大工夫紅茶”與武夷山區桐木關①出產的正山小種的喜愛。

正山小種是紅茶的鼻祖,桐木關則是武夷紅茶的發源地之一。明末清初因時局動亂不安,有一支軍隊從江西進入福建,過境桐木關時占駐於一家茶廠,當時在制的茶葉無法及時烘乾,因積壓發酵變成了黑色並產生了特殊的氣味,軍隊離去後,廠主心急如焚地用鍋炒和用松枝烘乾茶葉,稍加篩分製作就裝簍上市,未想到此茶上市後深受歡迎,從此形成一種獨特的加工方式,由此產生了正山小種紅茶。正山小種色澤烏黑油潤,香氣芬芳濃烈。滋味醇厚回甘,湯色紅豔濃厚,並以桂圓香、蜜棗味為其品質特色。由於正山小種茶味濃郁,獨特,在國際市場上倍受歡迎

桐木關境內崗巒重疊,密佈森林,嶺路崎嶇,溪流窄狹多灘,不能通航。因氣候寒冷,年雨量充沛,雲霧籠罩,日照時間短,為天然之宜茶環境,“正山小種”所以能獨負盛名,有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張天福到武夷山辦茶廠,首先想到的是考察當地的制茶傳統,作為一位科學家,張天福深知只有技術上的傳承,然後才會有科學上的創新。

武夷山民間生產岩茶是在立夏前三天開始采春茶的,這時雖然已近立夏,但高山茶區依然很冷,茶農們還要穿棉襖上山採茶,他們也住在山上。每天一早就開始採茶,中午12時收一次茶菁,傍晚再收一次。由於時間不同,中午收的茶菁還可以行日光萎凋,然後收入陰處涼青約半小時,移入做青間做青,約經十小時,3-7次搖青,茶葉邊緣受損後紅變,出現“綠葉紅鑲邊”,當發出濃郁的芳香時,就可炒青了。如在午後或雨天收的青,就須在焙間燒柴火加溫“烘青”。樓板系由細木條編成,間隔三公分,在樓上鋪有孔的竹簾攤青,樓下的火爐中燒上松木加溫。桐木關製造正山小種因氣溫低,也使用此室內加溫萎凋方法。

午夜12時,守夜人報時之後,就開始炒青。炒鍋燒紅後,投入一斤三、四兩的做青葉,炒二、三分鐘,七、八十下即可取出揉撚,一鍋量的茶葉交給二人揉撚,揉十幾下後,再炒六、七下即可轉入焙房。初焙15至20分鐘,已成半幹狀態,經篩揚去雜質,等到天明時便可交由女工撿梗後複焙,約三小時焙至十足幹時,即可包裝儲存。

武夷山當時有大大小小的茶廠數十家,一個茶季裡,小廠約生產茶葉5擔,大廠可出到20擔以上,由於武夷茶質優價高,一個茶商靠5擔茶的利潤可供養一家5-6口人在閩南城市的舒適生活。當時由於山區生活條件落後,武夷山茶區的山主與茶葉經銷商多住在閩南的城市中,他們只在茶葉收購季節才攜帶款項到山區來,或收購茶葉,或支付茶農的工錢。

時值中國國內戰爭,桐木關茶業深受大革命時期戰爭影響,生產一路下滑,因此,桐木關一帶土匪出沒、人煙凋敝、茶園荒蕪、一片淒涼,正山小種紅茶生產幾乎絕跡,茶農的生活苦不堪言。

張天福創建福建崇安示範茶廠後,為發掘和恢復正山小種紅茶的生產,決定到桐木關指導建立 “正山小種紅茶示範基地”,他不顧道路艱險,冒著生命危險帶著大筆生產資金,從崇安赤石徒步翻山越嶺,北上桐木關,往返途中借宿于荒野人家;到山上後張天福深入農家瞭解情況,分發資金,動員茶農重建茶園,並將“正山小種紅茶示範基地”的總體管理工作交付于管理員江潤梅。江潤梅在張天福的關心和幫助下努力開展茶葉工作,使桐木部份茶園又恢復生產製作。桐木關茶農有了生活來源,正山小種紅茶得以延續發展。

40年代,受國際工合組織②在中國成功創辦與運作一批生產合作社事例的鼓勵,國內工商經濟界開始關注生產合作組織這一形式。

1940年張天福應桐木關茶農的請求,在此組織茶葉生產合作社。經過省合作事業管理局同意,福建崇安示範茶廠派出工作人員會同崇安縣政府的合作指導員,前往桐木關指導組織茶葉生產合作社三所。

關於組織合作社的原則張天福是這樣考慮的,社員首先應是茶農,家中確有茶山或參加毛茶生產者。各合作社的區域範圍,按地理及交通情形分為龍渡合作社、三港合作社、廟灣合作社,貸款分為三種,由示範茶廠直接貸放:

(一)信用貸款:在組織合作社登記後貸放,指定為修繕廠屋、購置制茶器具、雇傭茶工及購買儲備物料等費用,按照登記數量每百斤毛茶貸與國幣三十元。

(二)開山貸款:在開始制茶時貸放,指定用作制茶的必要費用,按照登記數量每百斤貸與國幣十元。

(三)下山貸款:在毛茶挑運下山時貸放:指定用為發給茶工工資等費用,照實收毛茶數量,每百斤貸與國幣三十元。

桐木關茶葉生產合作社創設後,先從經營初制業務著手。由於各茶廠分散在武夷山區,所以採用個別初制制度,由各茶廠各自製作毛茶。到毛茶出售時,福建示範茶廠的星村制茶所統一收購,並在該所領取貸款。在收購辦法方法上,張天福引進現代的管理方法,採用三聯單制,使收購工作全程規範。

在茶季來到時,經星村制茶所及合作社兩方商洽結果,由星村制茶所派出工作人員會同各合作社職員,分赴各廠收茶,先行檢驗毛茶品質,認為合格後,即稱重裝籮,由合作社方面加帖封條,並由制茶所人員在封條上蓋章;雇工挑運下山時,在三聯單上詳細填寫社員姓名,毛茶重量,挑夫姓名,經檢驗稱重封口,各工作人員蓋章後,第一聯留交合作社社員收執,第二聯由制茶所保存,第三聯由制茶所核驗蓋印後,仍交挑夫帶還原交合作社社員收訖,如制茶所于收茶時發現重量不符,可於第三聯單上證明短少數額,好作計算之根據。張天福改革收茶辦法後,福建示範茶廠員工認真執行此規定,並得到合作社職員的大力協助,不出一個月,收購工作圓滿完成,使精製工作順利進行。

星村制茶所收購桐木關社員毛茶之後,即按籮打樣,由茶師會同技術人員按標準審評,這個標準為張天福推出的,就是形狀占10%,色澤占20%,香氣占30%,水色占10%,滋味占30%,同時也十分注意對葉底所反映的火候情況的觀察。審評後分為甲乙丙丁四等,對於品質特別優越或特別低劣者,留下樣品備查。

在制定收購價格上,張天福特別關注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注意保護茶農的利益。當時崇安縣物價激增,人工缺乏,工資倍漲。茶農請求增加收購價。制茶所經張天福同意,決定以最高的毛茶山價為基數,參考當地物價指數,擬定甲等毛茶每百市斤為80元,乙等76元,丙等74元,丁等70元,此外為鼓勵茶農製造優等毛茶,甲等毛茶每百斤另增獎勵金五元。

茶葉評審之前,由制茶所通知合作社,選派代表來所參加,亦歡迎社員自願前來參加。結果合作社代表及社員總有四十餘人前來參加評茶會議,由於嚴格要求按規定辦事,參會的茶農對於所評茶樣標準,均表示滿意。各合作社毛茶價款結算之後,福建示範茶廠派員前往茶區收回各期貸款本息,互相扣抵,借貸兩方因得平衡,桐木關合作貸款於是告一段落。

張天福與桐木關與“正山小種”有一分相知難忘的緣份。

張天福到桐木關發展茶農互助合作社,使這個地區頻臨衰亡的茶葉生產得到新生,桐木茶園由此恢復了生產,桐木關茶農在青黃不接之際又有了生活來源,使得正山小種得以延續發展,為解放後正山小種的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他也與桐木關茶人江潤梅結下了深厚友誼。

解放後,原始的正山小種手工製作已無法適應生產與市場的需要,因此在五十年代初,桐木關茶業生產就改用了張天福發明的木制揉撚機,大大提高了正山小種的製作水準和品質,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由此,正山小種紅茶在原“桐木示範基地”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發展,為建國後的經濟建設、出口創匯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此後的幾十年裡,張天福雖然沒有再去過桐木關,但他一直牽掛著桐木關茶農的生產與生活情況。他就如何更好發揮正山小種的經濟效益,解決好桐木關茶葉的生產與銷售問題,使茶農逐步走向富裕等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和意見。在80年代初,由於受市場的影響,有關方面想終止正山小種的生產,正山小種又一次面臨何去何從的選擇,張天福在省政協的提案中提出建議,“保留生產閩紅三大工夫和正山小種紅茶”;他說:“正山小種是我省唯一獨特的外銷產品,市場容納量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據傳英國皇后每天早晨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泡一杯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貴重的珍品。且正山小種在國內是我們福建獨家經營的商品,因此我們對上述兩個品種紅茶的砍留問題,不能單憑眼前經濟效益去衡量得失,應慎重考慮從全域和長遠觀點出發,採取定點定量發展生產,努力提高品質,積極開拓市場,增加出口品種花色等辦法,並合理調劑外貿出品盈虧匯率或向省財政部門申請撥補扶植生產款項(特別提示:正山小種產于崇安桐木關老區根據地),以求保持我省茶葉種類多,出口貨源豐富多彩的優勢。”張天福的建議、支持和幫助,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視,使得正山小種這一傳統紅茶,得以繼續保留並發揮效益。

重返桐木關是張天福的一個心願。2002年6月20日,在武夷山市委領導與茶界友人的陪同下,張天福重返桐木關考察茶業。六十年後的這次舊地重遊,張天福有許多地方要尋訪,有不少人要探望。他首先想到了尋訪江潤梅的親屬與後代。張天福得知江家後輩依然從事茶業,十分開心,他在江家談笑風生地與大家交談,關心地尋問江家的生產、生活和今後的發展,傳授他幾十年的茶葉工作經驗,勉勵青年一代茶人要好好幹。

張天福拉著江潤梅遺孀的手,問寒問暖,瞭解江潤梅去世後的幾十年間江家的生活情況,並贈送了一份厚禮。來到廠區後,張天福高興地講起六十年前(1941年)來桐木關的過程及當時正山小種紅茶的發展情況,為正山小種紅茶的原產地核心區——桐木關廟灣題詞“正山小種紅茶發源地”,為江家後人題詞“茶業世家”。他還告誡桐木關新一代的茶人:“看得准,還必須抓得緊,看准了抓緊了,就得幹。看得准,抓而不緊,不如不幹。幹好一個,再幹一個,幹事業切忌一心二用,事無巨細,從細微處入手。”還教導他們:“為人處事應正直坦蕩,胸懷有志,做個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

60年前,在桐木關組織茶農合作社獲得成功,給了張天福很大的鼓舞,他也從組織合作社中看到能給茶農帶來實惠,也促進了福建崇安示範廠的業務。因此他進一步提出在武夷山區開闢茶農合作試驗區,擴大在桐木關取得的成果。

同時由於福建示範茶廠距桐木關太遠,往返不便,而且山上茶農過於分散,進行合作社社務指導及生產業務上有諸多困難。因此,張天福決定在廠區附近選擇合適的地點角亭村辦理茶農合作實驗區。經過調查研究,張天福提出了一個十分詳細的計畫,他在這個計畫中談到設立實驗區的動機就是如何發揮茶農在茶業生產中的地位。

“茶農為茶業系統中之基層份子,負有栽培及初制之重要使命,其技術之良窳,經濟之盈絀,經營制度之合理與否,均足以影響整個茶業。晚近政府,決定以合作方式,組織茶農,並決定以合作社為增加生產及改良品質之重要機構。唯吾國茶農生活情形複雜,教育水準太低,貿然著手組織,難有真正合作精神的表現,更難達到合理經營及改良品質增加生產之目的。殊應先行擇定地區,辦理實驗,根據實驗結果,決定組織方策,期收宏效。”

經過對崇安角亭村的調查統計,張天福確認此村為辦理茶農合作實驗區的理想地點,特按該村的實際情形做出詳細的計畫:

首先張天福提出要建立合理的茶葉生產制度,其中包括:

1、廢除舊有生產制度中不合理的陋規;

2、實現分工合作的理想;

3、發揚互助的精神。作為一個長期進行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技術專家,張天福已經跳出純技術的角度來對待生產問題,他充分認識到當時落後的生產制度已經妨礙了產業發展的嚴重問題,只有先解決生產制度問題,才能進行技術的改進,從而促進茶產業的發展。

張天福的心中正在對福建的茶業進行規劃,這就是他心中的一個大產業的夢想,因此,他提出了在茶葉生產中實施分工合作,因為在現代化的大生產中,分工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分工得到充分的發展,才能出現更專業的技術進步。他認為應使茶葉的初制與精製有充分的分工與合作,由茶農合作社專業進行初制,而後由大型茶廠集中進行精製,才能生產出長期品質穩定,標準統一的茶葉。

其次張天福注重改善產制技術,他提出茶農合作實驗區:

1、應有合理化之茶園;2、應有熟練技術的茶農;

3、應有標準的產品。抓茶葉生產要從重視原材料入手,是張天福一以慣之的技術觀念,因此他特別重視茶園的建設,只有優質的茶葉原料,配合上好的做茶技術,才能制出好茶。與此同時,由於民間做茶技術參差不齊,無法保證大茶廠收茶的品質,張天福認識到培養茶農提高做茶技術十分重要,因此進出要注重對茶農的技術培訓並推廣產品的標準化。

 張天福認為生產進步,經濟的的發展能夠提高教育水準,協助地方自治,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張天福茶文化思想的發端。他認為茶業的發展能夠“普及公民教育;陶冶高尚品性;轉移社會風尚;建設合作心理;實現地方自治”。

張天福從福安事茶開始,就十分重視對農村人才的職業教育,提高他們的文化水準。而他當年在茶校中設置的國術、演說與表演等課程與課外教育,充分體現了張天福希望通過教育陶冶下一代人高尚品質的理想。而他也確實通過實施教育,在一定的社會範圍中為改善風尚發揮了示範作用。

與此同時,他通過在桐木關的茶農合作認識到發動農民進行合作的重要性,但中國農民長期隅于分散的小農經濟,是一盤散沙,沒有合作的傳統,因此,要在農村進行生產的合作,首先是要引導農民認識合作的意義,讓他們看到合作互助的實實在在的成果,讓他們從內心認識到合作對發展茶葉生產的重要性,才能使茶農合作得到推廣。

 張天福在茶區推廣茶農合作實驗,既有為提高福建茶葉品質的目的,更著眼于“改善茶農生活,繁榮農村經濟”,這應是他的最終目標。張天福關注茶產業的前景,但他更關心茶農的生活與國家的前景,因此他提出:

1、應具有計劃的生產與消費;

2、應養成儲蓄的習慣;

3、應注意副業之發展;

4、應有合理的生活;

5、應強化整個合作社或農村經濟力量,使成抗(戰)建(國)中的堅強壁壘。

在張天福的心目中,茶農合作社是怎樣發展?他進一步提出了一個三年計畫:張天福認為在第一年中,茶農合作社首先要加強組織建設,人員的聯繫,使茶農能夠認識合作社與個人的關係,及其權利與義務;其次要重視茶園的管理,加強對茶農的技術指導與文化教育,並逐步提高他們的生活水準。張天福想通過第一年的重點指導,提高茶農合作社的自治能力,使之能自理自治,而且能夠在合作社指導員的幫助下擔負起指導附近農村組織茶葉合作社的工作。

他希望經過三年的發展茶農合作社能夠完全自治,在桐木關茶區建設十五個茶農合作社,並在此基礎上設立一所更高一級的聯合社。他希望使這裡的每一個茶農平均擁有六畝以上標準茶園,每年至少生產三百斤的茶葉。在茶農合作社設立精製工廠,所有茶葉均由茶農合作社自行精製,並舉辦針對技術人員,合作業務人員及會計人員的訓練班,使合作社有高水準的管理與技術人員。

雖然張天福的這個計畫在當時社會環境中,是難以得到充分實現的,但在這個計畫的字裡行間中,體現了他對福建茶農、茶區和茶業所投入的關注,可謂嘔心瀝血,體現了老一輩科學工作者在從事科技事業的同時,所擁有的人文關懷的精神

注釋

①桐木關

桐木關 位於三港至黃崗山巔公路的11.6公里處,為武夷山脈斷裂埡口,海拔高度1100米。過了這道關卡便是江西省了。閩贛古道貫穿其間,系古代交通與軍事要地,曾築垣戍卒,以堅防守,為武夷山八大雄關之一。立關北望,兩側高山聳峙入雲,“V”形的谷地猶如利劍劈就,直向江西鉛山縣伸展。此為地質活動造成的桐木關斷裂帶,為我國著名斷裂帶之一,極其雄奇壯觀。過桐木關,折而向東北,就正式進入原始林區。

②工合國際

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簡稱工合國際)是為促進中國工業合作社運動而建立的國際性民間組織,由海內外關心中國建設和熱心工業合作事業的合作社工作者、專家、學者和知名人士組成的國際性民間團體,建於1939年。

1937年"七·七事變"後,紐西蘭友人路易·艾黎、美國著名記者愛德格·斯諾和海倫·斯諾等外國朋友,與當時在上海的胡愈之、沙千里、章乃器等愛國人士發起工合運動,組織因日本侵華戰爭而失業的工人和難民進行生產自救,以支援抗戰,並得到著名國務活動家宋慶齡和中國共產黨的支持。

1939年1月,促進工合國際委員會在香港成立,英國主教何明華任主席,宋慶齡任名譽主席。得到同情中國抗戰的各國正義人士和愛國華僑的熱情支持,美國、英國、菲律賓還專門成立支援工合的組織。至1945年底,各國捐款(物資)總計上千億美元,許多外國技術人員還來華無償為工合工作。工合國際的重要貢獻受到毛澤東、周恩來、宋慶齡、葉挺等中國革命領導人的高度讚揚,並因其出色成就和團結合作、艱苦奮鬥精神而蜚聲世界。“工合”一詞被納入英語詞彙,成為朝氣蓬勃的同義詞。抗日戰爭勝利後,工合國際總部從香港遷至上海,至1952年停止活動。

1987年9月,工合國際恢復活動。路易·艾黎任主席,朱學范任名譽主席,恢復活動以後,按照傳統精神和組織原則,探索合作試驗區,舉辦工合幹部培訓班,發展新的合作試驗點。工合國際的活動得到了中國各級政府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比利時、法國、英國、美國等國的非政府組織和友好人士在資金、人力等方面的熱情支持。1992年,工合國際成為國際合作聯盟下屬的專業組織--西科帕(工業、手工業國際委員會)的成員,同法國、西班牙、加拿大等國的合作社組織建立了業務聯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