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唐代陸羽《茶經》和唐代李肇《唐國史補》(806~820年)

等歷史資料記載,唐代名茶計有下列50餘種,大部分都是蒸青糰餅茶,少量是散茶。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溫度是茶樹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它影響著茶樹的地理分布,也制約著茶樹生育速度。溫度對茶樹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空氣溫度和土壤溫度兩個方面。

氣溫主要影響地上部的生長,地溫主要影響根系的生長。但氣溫與地溫是相互關聯的。就氣溫而言,從熱帶到溫帶茶樹都能廣泛的適應。但作為生育來說,有三個基點溫度,即茶樹生長的起點溫度,適宜溫度和低限溫度。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著名的茶學專家、被譽為中國“一代茶宗”的陳椽教授,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廿三日在安徽合肥逝世,享年九十二歲。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茶葉與法國大革命

--對於路易十四及他的皇后瑪麗安東尼蒂正面的看法而言,另一項導致法國獨立革命的原因乃是茶葉。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茶的起源}西元前2737年
中國的炎帝,也被稱為醫神神農首先發現了茶。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不過要享這‘清福’,首先必須有工夫,其次是練出來的特別的感覺。”魯迅在《喝茶》(收入《准風月談》)這篇雜文中說的這段話,明白地道出了他的喝茶規。魯迅在文章中還說了這樣一件事:一次,他買了二兩好茶葉,開首泡了一壺,怕它冷得快,用棉襖包起來,卻不料鄭重其事地來喝的時候,味道競與他一向喝著的粗茶差不多,顏色也很重濁。他發覺自己的沖泡方法不對。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精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但是,當他正寫著《吃教》的中途,拿來一喝,那好味道竟又不知不覺地滑過去,像喝著粗茶一樣了。於是他知道,喝好茶須在靜坐無為的時候,而且品茶這種細膩銳敏的感覺得慢慢練習。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猴魁的炒制技術有兩個特點:

一、殺青葉量少,從頭至尾抖炒,抓葉輕快,保持芽葉原來形狀,不彎曲或折疊。炒好以後,抖開薄薄攤在竹匾內,使其挺直。二、炒好一鍋隨時上烘,烘時將炒葉均勻抖散薄攤在烘盤上,以芽葉互不重疊為原則。烘到半幹,五指張開,輕輕按捺,使其平直和芽葉互相貼攏。翻烘一次,芽葉與烘盤接觸面更換一次,就要按捺一次,使葉包芽而成扁圓條索。這樣,芽葉全面按捺,逐漸包束,便形成特有的外形。”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茶葉源自中國,中國是世界主要產茶大國。茶產業是中國農業的傳統特色產業,在中國農業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2008年中國茶園種植面積達到160萬公頃,茶產量124萬噸,占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2008年中國茶葉出口29.7萬噸,出口金額6.82億美元,僅次於肯亞和斯里蘭卡。2008年中國茶園種植面積和茶產量均居世界第一,茶葉出口居世界第三。中國也是世界第一大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本文介紹二十世紀中國十大茶學家吳覺農,王澤農,陳椽,莊晚芳,胡浩川方翰周,馮紹裘,李聯標,蔣芸生,感謝他們對復興中國茶葉做出的巨大貢獻.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茶界泰斗:我一生嗜茶 茶是我的生命

目中記載了我國當代十位元茶葉專家的名字,不久前,筆者邂逅了十人中惟一健在的張天福先生,91高齡的他神清氣朗、品格脫俗,氣質風度像一棵茶樹,思維談吐如一杯佳茗,縷縷清香,撲面而來。他所宣導的“儉、清、和、靜”的中國茶禮造就了一個茶人合一的張天福。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茶界泰斗張天福與武夷山的七十年茶緣

2010年11月17日,在第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舉辦之際,張天福茶學博物館在武夷山度假區茶文化廣場落成開館。當代茶界泰斗、我國著名的茶葉專家張天福出席開館儀式,張老一出現,就迎來眾多茶界“粉絲”敬重的目光。雖然已是百歲高齡,但張老一說起茶就神採飛揚。作為茶界泰斗,張老與武夷山的茶緣可謂是源遠流長。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