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茶產業是在改革開放後騰飛的,以前走得很慢,不是因為沒有好資源,而是因為未能給它插上騰飛的翅膀。不管國內各種茶書怎麼“遺忘”廣西茶,但首先得承認,廣西也是中國茶的原產地之一。
《廣西通志稿》記載:“白毛茶,產田陽、鳳山、扶綏、那坡諸縣……概屬野生。”又道:“明山茶,產上林、武鳴等縣,茶樹不待人種植……多生高山石隙中。”《廣西特產物品志略》也說:“後山茶……產龍州等縣,樹婆娑而矮,葉橢圓而長,邊緣有鋸齒,野生山中。”時至今天,淩雲縣青龍山、賀州桂嶺開山村、大新等地還有不少古老的野生茶樹。
早在秦漢時期,廣西就有茶葉栽培痕跡,至今有2000多年歷史。廣西東北部屬于楚的疆域,制茶可能是從楚屬湘水流域傳播而來。秦漢以後,靈渠溝通荊楚與廣西水運,為廣西茶業興起與發展創造了條件。《桂平縣誌》說,茶“始于漢晉之間,至唐而大盛”。唐代廣西茶區有象州和容州。唐至德三年(西元758年),唐朝陸羽《茶經》記載:“茶樹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
所言“象州”指的就是廣西象州茶區。
唐元和元年(西元815年),唐朝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時,曾賦詩描述當時茶葉加工情景: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賞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至宋朝,廣西茶葉發展成為商品,並開始課稅。宋崇甯元年(1102年)蔡京立茶引法(即征茶稅),規定60斤茶納銅錢600文,當時廣西茶稅達1183貫960文(每貫1000文)。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廣南西路茶葉產量高,分佈較廣,位於今天的融水,臨桂、靈川,興安,荔浦,永福,貴港,玉林,平樂,平南,賓陽等地均產茶葉,形成了當時融州,靜江府,郁林州,昭州,潯州,賓州六大茶區。
清代廣西茶區擴大到60多個縣,茶葉品種有上百個之多。其中,淩雲白毫,橫縣南山白毛茶,開山白毛茶,桂平西山茶,蒼梧六堡茶等,成為飲譽國內外的名茶。
橫縣南山白毛茶似乎不太為人所知,但它的歷史是深厚的,在橫縣那陽鄉南山種植的歷史有500多年。清嘉慶十五年(1801年),在全國24個名茶中,有廣西南山白毛茶的份。1915年,南山白毛茶以“白毫顯露,滋味濃厚”的口感,在巴拿馬博覽會獲銀質獎章。1933年,當時的廣西省政府給南山白毛茶題贈“品勝武彝”匾額。
清末民初,廣西茶葉興旺過一段時間,最高年產量達10萬擔左右,主產區在蒼梧、賀縣(今賀州),橫縣、藤縣、岑溪等縣。當時岑溪一帶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
岑溪最好是山家,七六二山好種茶。三六九圩擔去賣,歸來豬肉共棉花。
“七六二山”是指岑溪境內的筋竹、誠諫、水汶、樟木等地,歌謠反映了當時岑溪制茶的興旺景象。
民國時期,廣西茶葉成為出口商品,1915年到1929年的15年間,廣西平均每年輸出茶葉約30萬擔。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廣西茶葉生產進入衰落時期,茶葉出口受阻,銷量銳減,茶價下跌。1933年,一公斤茶葉可換3.7公斤大米;10年後的1943年,一公斤茶葉還換不到0.5公斤大米。蒼梧六堡茶的身價也跌得厲害,從1929年前的每擔30元左右降至抗戰時期的十八九元。1945年,廣西種茶規模只剩11萬餘畝的面積、不足1500噸的年產量,約占盛年產量的三分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廣西茶葉得到恢復和發展。據統計,1985年,廣西茶葉種植面積達31萬畝,產茶9900噸;2008年,廣西茶葉種植面積達到60多萬畝,產茶近3萬噸。雖然這一規模還遠遠落後國內茶葉大產區,但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發展。
現在,廣西比較大的茶區有淩雲,橫縣等縣。廣西茶葉主要分全發酵紅茶,不發酵綠茶,後發酵六堡茶和花茶四大類。全發酵紅茶主要是紅碎茶,以大葉茶為原料,口感濃、強、鮮。花茶有茉莉花,桂花,玉蘭花,珠蘭等幾種。據桂林市茶葉研究所收集的茶樹品系有448個,其中廣西本地品種78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