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地名往往是活化石。溯源一方地名,可知那裡沉積的文化底蘊。

河姆渡的地名,就很值得探究。

 

河姆渡遺址的標誌建築,由重達數百噸的三塊巨石疊成,仿佛是原始社會氏族的高大門樓.屹立在姚江北岸。上方橫置的巨石雕刻著雙鳥朝陽圖案,象徵著7000年前的文明,豎著的巨石上有沙孟海書寫的河姆渡遺址”五個大字。

 

站在標誌性建築旁的河姆渡口,舉目所及,四明山群峰猶如奔騰而來的巨浪,突然凝固在姚江南岸,環立成黃墓山.浪乾山.晾網山等,姚江在石拱小洞橋處打了個大灣,顯得江面寬綽.水波不興,北岸河姆渡口泊著船隻。人們迷於這山水風光,容易疏忽河姆渡遺址標誌建築旁的黃墓渡茶亭碑。

這裡是河姆渡遺址,何以出現黃墓渡名稱?

 

這裡是黃墓渡又是實實在在的。古老的黃墓渡茶亭”仍在,亭內的茶亭碑方位依然。複製的碑文,立於河姆渡遺址的標誌建築下,全文清晰。茶亭碑建於清乾隆五十年(西元1785年),黃墓渡為寧郡通衢”,渡口有茶亭,免費向過往行人施茶,長盛不衰。此地山有竹木茶桑果之盛,江有魚蝦貝蚌藻之豐”,貿易興隆。

 

詩稱:“登程客才吃茶去,渡水人從彼岸來。”為使茶亭永久有人專管落實,碑文記述了“造茶亭.築道岸.置渡產.修渡船”。碑文還記載:老渡產按老碑所記,不再重複;又寫有一爿柴山被和尚典押在外,新增兩丘渡產的土名.方位,寫得十分明確,面積有4畝6分。

 

考察茶亭,閱讀碑文,瞭解河姆渡原名黃墓渡,隔江相對的河姆原來稱黃墓市,因漢黃公墓在附近的黃墓山上而得名。

 

說起漢黃公,還有掌故。據《史記》與《後漢書》記載,夏黃公姓崔名廣,齊國人,曾隱居夏裡修道,故號稱夏黃公。秦末避亂,他與東園公.甪裡先生.綺裡季同隱于陝西商山。因四人年齡都80有餘,鬚眉皓白,被稱為商山四皓”。漢初,高祖劉邦想廢掉柔弱無能的太子劉盈,另立愛妃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呂後用張良(子房)計,使劉盈作書,卑辭厚禮迎來商山四皓。一天宮宴,四皓侍立在太子身後,高祖一見,覺得奇怪而問:

“四人何為者?”四人言對,各言姓名,

劉邦於是大為驚疑。宴畢,他便對戚夫人說:

“四人者吾求不得,今從吾兒游,

為之輔,羽翼已成,太子難易矣。”

 

劉邦死後,太子劉盈繼位,即漢惠帝。不久,皇權即為呂太后所掌握,商山四皓也只得各奔他鄉。據《慈溪縣誌》等文獻記載,夏黃公即出亡東南,隱居於浙東的大隱山。黃宗羲《四明山志》更論證“大隱以大裡黃公墓所得名。”

古人有《過黃墓渡懷黃公》詩:

頭上無天地少塵,覆船真可與翁鄰。

江流不解先生意,浪語傳呼古渡津。”

 

黃墓渡地名富有文化內涵,為一批文人所詠誦。

有一首古詩寫商山四皓中張良計上呂後當的史實:

子房水石投,商山奚借重。商山雖雲高,乃為雌呂用。異者孝惠孱,七年辜漢統。黃公胡為者,遁逃句甬東。爵祿不可羈,萬古激清風。我來尋遺壟,不見漢黃公。但見滄江上,芝田煙靄中。”

 

河姆渡地名既雅又俗,雅到曾稱黃墓渡,與秦末漢初商山四皓相關,俗至百姓口頭相傳成諧音謂河姆渡。在滄海桑田巨變中,過往渡口的行人把地名演繹為河姆渡也有創意。

 

渡口緊臨河江,地名帶“河”字合情合理;而“墓”字使人感到陰風陣陣,同渡船企求平安吉利不協調,與詩人誇張“覆船真可與翁鄰”那種心情終究不同,沉船為渡船人所忌。寧波一帶方言中又多有“姆”音,如郭姆.姆嶺等。於是,在口碑相傳中,把黃墓渡俗稱河姆渡,前後傳承密切,顯得通俗易懂。

 

對於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遺址來說,

地名插入2000多年前黃公墓的掌故,還只是其中一段歲月,要

瞭解新石器時代河姆渡先人稱呼所在地的名稱,已難以查考。

但當時正值原始氏族公社的母權制開始轉向農耕的父系社會,

人們在“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環境中,

人與人之間,與媽媽的關係更為誠篤,

姆”又是“媽”,至今浙東方言還有把母親稱為“阿姆”的。

 

從這一點上講,母系社會的遺址名稱帶有“姆”字更為確切。

世界上不謀而合的事情很多。

河姆渡先人生活的山麓河畔稱為“河姆渡”也不無可能。

 

當今,河姆渡地名因其燦爛的歷史揚名世界。

那裡人工栽培的水稻,

乾欄式建築以及原始的文化藝術震驚世界,

博物館裡陳列的樟科植物葉片等原始茶的遺存,

已引起農史學家.茶文化人士的關注。

河姆渡口的茶亭碑和博物館陳列的樟科植物葉片,

充實和豐富了中華茶文化的內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