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美人是我對台灣有機茶的第一個想像。
坐在木柵貓空纜車的水晶車廂內,腳底下一片綠意,同車的另一位落單英國觀光客帶著朝聖的口吻詢問我:「Where can I have the Oriental Beauty?」(哪裡可以喝得到東方美人?)這是西方印象裡中國茶最完美的境界,最健康的有機茶。
但如果一味地以為東方美人(白毫烏龍)就一定是有機茶,這樣的想法似乎又太過天真。
白毫烏龍可以說是是台灣最獨特的茶,不同於綠茶的蔬豆香、文山包種茶的清香、高山茶的脫俗幽香、凍頂烏龍茶的熟香、鐵觀音的火候香,而是散發一股特殊的蜂蜜香。
在《新竹峨眉鄉簡史》的記載中卻可以發現:台灣會有白毫烏龍的產生,純粹是一場美麗的意外!有一年天候出了狀況,茶葉遭小綠葉蟬(Jacobiasca formosana)大量叮咬,茶農為了生計,無奈仍勉強採下外型不佳的茶菁製成茶葉,孰知竟出現蜜香風味,還賣了大錢,告知了街坊,大多不信,認為誇大其辭,因此才有「膨風茶」的由來。
如今小綠葉蟬似乎成了有機茶的檢驗師,一般人的認知是:蟲吃過的,一定沒有農藥,人拿來喝一定也是沒有問題的,這似乎是目前消費者檢視農產品安全與否的一個指標。
台灣特色有機茶
小綠葉蟬不再被視為是茶園裡的害蟲,反而是助長茶葉風味的福星,為求「著蜒」因此不灑農藥,聽起來似乎可以與無農藥的有機劃上等號?
但學者研究表示,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迷思。因為產量稀少、價格昂貴,東方美人茶幾乎供不應求,為了因應消費市場,每年除了芒種,下半年在白露時也開始採製;至於噴灑農藥與小綠葉蟬出現的相對關係,倒不見得如一般人所預期,因為小綠葉蟬的生命力強、活動性高,有時候灑藥幫忙除卻天敵,小綠葉蟬反而更容易出現。
為了成就特殊的蜜香味,茶農們用心良苦,研究如何才能「著蜒」、著蜒的程度與初期末期的效果。「有機」成了一種偶發的創舉,卻似乎忽略了有機的初發心。
有機的理由
茶,作為以沖泡為主的飲品,消費者對農藥的懷疑因此無所不在。
有一陣子聽到身邊的朋友都不喝茶了,因為害怕農藥,也聽到防制之道是第一泡(所謂的溫潤泡)最好不要喝,因為用第一泡水可以把農藥沖掉?卻也曾聽聞茶專家說,第一泡是整壺茶水的精華,內含如人蔘皂苷(Ginsenoside)……。有關茶的眾說紛紜,令人有一種無所適從的徬徨之感。
農藥、肥料是茶葉生產的兩面刃,在快速解決施作麻煩、令產量倍增的同時,也為消費者及生產者的健康帶來了問題。一位茶農妻子每次在先生洗藥(噴灑農藥)時幫忙拉藥管,但每幫拉一次就必定中毒,形成一種慣性中毒;更駭人聽聞的是另位茶農因為哥哥噴灑農藥而中毒身亡。對茶農來說農藥不但傷身,也傷土地,更甭談傷荷包了。
過去提到有機的實踐者,耳聞的評價,不是「瘋子」就是「騙子」,太多人認為在台灣有機是天方夜譚,絕無可能,更視有機茶為無稽之談。
台灣茶專家陳煥堂將目前台灣從事有機茶業者分為四大類型:對土地有愛心、本身有宗教信仰、曾深受其害者,以及想要從中牟利者。
近幾年來,頻仍的天災也成了有機茶的轉機。
南投埔里茶農陳冠正九二一地震時消沉了一陣子,茶園傾頹荒廢多時,之後卻因勢利導將災後未施任何農藥、肥料的茶園轉做成有機茶園。如今參觀其位於奧萬大山區的有機茶園,不時出現穿山甲、兔子、、刺蝟、果子狸等不速之客前來造訪。他表示茶園屬東南向坡地,一天日照十個小時,年均溫二十度左右,吹西風,茶樹不容易生病,是一塊絕佳的有機栽種地。他深刻地體認到,在不違反大自然的原則下,適度管理,可永續經營;過度管理,雖能短期獲益,卻正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
來到三年前八八風災受災嚴重的嘉義梅山鄉太和村,眼前的奇異景象更令人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曾經香火鼎盛的振興宮,從山上斜坡滑動了一百多公尺,傾躺於眼前,而我們所立足的「平地」約呈三十度的斜角,每個人因此都得以麥克傑克森的著名舞步斜插於平地上,一陣暈眩與奇妙的感覺並陳。
風災之後許多茶農的茶園因為走山。頃刻間化為烏有,起先葉人壽也以為自己的茶園已經「被天收回去了」,一次外訪方才發現失而復得,只不過,當再見到茶園時,已經是自成一番自然野放的樣貌。
今日我們便是在他與老父的帶領下,以開山刀披荊斬棘地深入茶園採茶。但與其說是採茶倒不如說是「自然觀察」,一路上這位茶農在意的不是茶,卻是頻頻欣喜生態復育:「許多十幾年前沒看到的植物都長回來了!」
茶園裡的茶樹樹勢非常強壯,因為未加修剪,金萱長得有如喬木般高大,採茶變成一件不容易的事,但葉人壽的態度是「有多少採多少。」約兩分地的茶園,一年採三次,如今的收成僅災前的十分之一。
葉人壽表示經歷八八之後,他有了相當大的改變,以前賺錢是他生活最主要的目標,總是想著再找更高的山(因為海拔一直被比下去)、再種更多的茶,更大的事業帶來更多的壓力;如今的他卻思量著降低產量,把自己的生活找回來,物質的條件只要能簡單過活就好,最重要的是放鬆自己讓身心舒坦。另一位當地的有機茶農也說:「其實怎樣都過得下去,就看你要的是什麼!」
[本文引自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