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園所產制的茶葉(俗稱高山烏龍茶)。主要產地為嘉義縣與南投縣內海拔1,000~1,300公尺新興茶區,因為高山氣候冷涼,早晚雲霧籠罩平均日照短,致茶樹芽葉所含兒茶素類等苦澀成份較低,而茶氨酸及可溶氮等對甘味有貢獻之成份含量提高,且芽葉柔軟,葉肉厚,果膠質含量高,因此高山茶具有色澤翠綠鮮活,滋味甘醇、滑軟、厚重帶活性,香氣淡雅,水色蜜綠顯黃及耐沖泡等特性。其製程與半球型包種茶類似。
《製造流程:》茶菁-->日光委凋或熱風委凋-->室內委凋及攪拌-->炒菁-->揉撚-->初乾或初焙-->團揉及復炒3~5回-->再乾或復焙-->高山茶
風韻十足妖嬈嫵媚的「窈窕淑女」-凍頂烏龍茶是目前本省名氣最響亮,同時也最受消費市場青睞的茶類,凍頂烏龍茶屬部份發酵茶類當中的一種,實際上應屬「半球型包種茶」,然而長久以訛傳訛的結果,大家普遍誤以為凍頂烏龍茶為「烏龍茶」。
與凍頂烏龍茶同屬「半球型包種茶」者如松柏長青茶、竹山(或杉林溪)烏龍茶、梅山烏龍茶、玉山烏龍茶、阿里山珠露、阿里山烏龍茶、龍泉茶、金宣茶、翠玉茶、四季春、高山茶….等,其實都隸屬部份發酵茶類當中的半球型包種茶,這種茶是目前本省産制最多也是最主要的茶類,它的發酵程度較文山包種茶稍重(成熟),外觀呈緊結墨綠之半球狀,加工過程繁複精細,極耗人力。
不論從加工層次或加工手法乃至品質特徵來看,凍頂烏龍茶絕然像是風韻十足,妖嬈嫵媚的「窈窕淑女」,與綠茶和文山包種茶比較,凍頂烏龍茶的加工層次和加工手法相對較世故成熟許多,綠茶像全然不經世事的純真稚子,所以保留最原始新鮮純凈的風味,而文山包種茶略經發酵(約10%之發酵程度),像初探人生世事的青春少女,呈現清揚奔放的氣息但仍不失純真,凍頂烏龍茶則是已歷經些許滄桑世事,發酵程度已達30%左右,所以呈現較成熟也世故和矯揉虛情的風味。
典型凍頂烏龍茶的特徵是喉韻十足,帶明顯的人工焙火韻味與香氣,飲後令人回味無窮,宛如窈窕淑女之情深意長、風韻綿延。如果文山包種茶是世界上最講究香氣的茶類,那凍頂烏龍茶就是最講究喉韻的茶類。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沒有那顯著的焙火韻味和香氣就不是典型的凍頂烏龍茶特徵,然而,除非您喜歡這種高度人工再加工焙火而産生出來的烘焙香氣與韻味,否則建議您最好暫時先不要喝凍頂烏龍茶,尤其近幾年本省凍頂烏龍茶之加工(含上述提及的所有半球型包種茶及凍頂烏龍茶)幾乎可以説已達走火入魔的地步,全賴烘焙以産生香氣,這樣加工出來的茶,全然失去了茶葉固有的原來清香和純真,同時對茶葉的本質特性,也形成過度加工和矯飾虛假的風味。
只是如果您喜歡享受那種喝了後,令人回味無窮,恍若苦盡甘來,雲淡風清,情意綿延的意境,那選擇凍頂烏龍茶將會是最佳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