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茶者因為沒有接觸過理解不深,
會想當然的將紫芽與紫娟普洱茶歸成一個品種。
紫芽普洱茶和紫娟茶簡單說來最大的區別在於:
紫芽是因氣候和季節變化引發的基因突變,天然變異而成。
紫娟則是由人工培育馴化而成。
傳統紫芽是指大葉種古喬木因季節和產地而出現的變異芽體,
一片茶林中出現紫芽的樹很少,一株古樹上紫芽者也不多。
在思茅的大葉種茶中由於有部分少數民族是用茶籽來育苗,
所以就有了茶樹的變異,產生了普洱紫芽茶。
此茶以前都被茶農砍死,因為此茶的顏色與眾不同。
紫芽,紫葉,紫莖,會影響綠茶的製作和觀感,
所以,紫芽茶發展受到制約。
正由於紫芽茶屬古喬木,也就是老樹茶,採摘成本比較高,
且產量非常稀少,物以稀為貴,因此,
它在很多茶的業內人士眼中,是首選的收藏品。
紫色芽葉的形成和積累,
與茶樹生長發育狀態和環境條件密切相關,
較強的光照等自然條件能增加花青素含量,
使茶樹芽葉呈紫紅色。在原生變異種中,
有一類芽頭為紫色,通常是三級葉以內都是紫色,
其後成葉恢復為深綠色。
紫娟
1985年,雲南省茶葉研究所科技人員在該所200多畝栽有60多萬株雲南大葉種茶樹的茶園中發現一株芽,葉,莖都為紫色的茶樹,由其鮮葉加工而成的烘青綠茶,乾茶色澤為紫色,湯色亦為紫色,香氣純正,滋味濃強。因該茶樹具有紫芽,紫葉,紫莖,並且所制烘青綠茶乾茶和茶湯皆為紫色,特取名為‘紫娟’.
目前,雲南省茶葉研究所在開發出紫娟降壓保健茶的基礎上,正加大紫娟茶樹品種的繁殖,並期望在減肥,降血糖等方面加以開發,利用。紫娟是扡插的茶園茶樹,高產密植,茶園預選變異種扡插,增加光照和溫度促使整片茶園植株從芽到葉,到莖都呈紫色。
外觀上區別:
紫娟與紫芽最大差別為葉型葉脈,
紫娟為中小葉種,葉身薄而葉脈不明顯,
而紫芽為大葉種,葉身墨綠深厚,葉脈突顯與栽培野生茶類似。
另外,紫娟毛茶湯色為紫色,湯質薄帶明顯苦味;
紫芽毛茶湯色金黃透亮,湯質厚重,口感飽滿,回韻足,
茶質介於栽培野生茶與野放茶之間。
兩者的共性是花青素含量高,具有較高的保健價值。
紫芽與紫娟普洱茶因有更多對人體更豐富的有益元素,
就功效方面比一般的普洱茶更為顯著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