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約在五千年前的神農時代,我國先民就探知了野生茶樹的藥用功能,並一直作為藥用,以後又做成茶菜,茶粥當作食物。

 

西元前200年左右的秦漢時期,茶始為飲用。

最早記載茶事的是西漢宣帝時諫議大夫王褒的《僮約》,

其中“武陽買茶”和“烹茶盡具”,

敘說了當時茶葉已成為商品上市交易,飲茶講究烹飲之技;

三國魏明帝時的博士張揖在《廣雅》

中說明了採取鮮葉緊壓成餅的制茶方式,

並對煮飲方法作了記述,即先炙烤餅茶,搗碾成末,

放入瓷碗中以沸湯沖泡,然後加入蔥,薑,橘子等調料混煮羹飲。

採茶作餅和混煮羹飲,是秦漢至初唐近千年間制茶與飲茶的主要形態。

 

  

唐代人飲茶將前人采葉作餅的混煮羹飲演變為蒸青制餅,

然後炙烤碾末煎煮清飲。這一飲茶方式的推廣,

與當時制茶技術的進步是分不開的。

它的創新者陸羽在《茶經》中為蒸青制餅,

煮茶清飲規範了製作和品飲方法,精心設計了配套的器具。

 

唐代茶葉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四種加工形態,

餅茶的生產與飲用仍占主要地位。

 

宋代的茶葉製作承襲唐代的蒸青制餅方法,

製作工藝更為精細,故稱團片。團片茶飲用時仍需碾末,

但不再入鍋煮飲,而是置於盞(甌)中用沸水沖點。

 

宋代末茶點飲技藝主要有團餅茶點飲,草茶點飲,

還有由點茶衍生的更具把玩樂趣的鬥茶與分茶。

宋代是末茶飲用最流行時期,徽宗時崇尚“湯色貴白”,

可謂沖點技法已至極點。南宋後期,散茶點飲之風漸興。

進入元代後,散茶生產和飲用在南方地區成為主流。

  

 

明代被譽為“開千古茗飲之宗”

太祖朱元璋下詔“罷造龍團,惟采芽茶以進”

散茶飲用的流行,推動了制茶技術的進步,

炒青法較蒸青法更有利於激發茶的真香真味和保持茶的自然本色,

因此以滌盞,投茶,注湯,品茶為形式的散茶撮泡法應運而生,

奠定了此後600多年來中國人的飲茶方式。

 

散茶撮泡法雖比煎茶,點茶要簡化快捷,

但要泡好一杯茶還是講究技藝的。特別是清代以後,

綠茶加工已具備條,扁,圓,片,尖五種形態,

茶葉由單一的綠茶進入了白茶,青茶,黃茶,

紅茶和黑茶等多茶類時代,進一步豐富了茶葉的泡飲技法,

“色,香,味,形”成為追求茶葉撮泡技藝的最高境界。

  

 

在茶葉製作與飲用的兩千多年間,經歷了曬青做餅,

混煮羹飲,蒸青制餅,煮茶清飲,餅散並用,沖點湯飲,

炒青散茶,撮泡清飲等四個主要演變階段。

茶葉製作工藝與品飲方式的不斷變革與創新,

傳承積累了制茶與飲茶技能,促進了茶葉物質文化的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茶葉 Culture 與 佛法 Sanskrit 】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