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餅茶的起源迄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我這裡所說的普洱餅茶,其旨卻並非是就餅茶說餅茶,而是以餅茶作為一種類型標誌,就此用來論說普洱型各種緊壓茶,包括普洱沱茶,普洱方茶,七子餅茶,團茶,竹筒香茶等等。因此所謂普洱餅茶的起源之謎,實質上即指雲南緊壓茶和中國緊壓茶的起源之謎。
    
那麼普洱餅茶到底是發源於何處呢?

其文化淵源來自哪裡呢?

 

某些學者斷然論定,它是來自陸羽的《茶經》,全然承襲了陸羽的衣缽,或說是繼承了唐,宋,元三代的“團茶”之衣缽。不過,他們深感遺憾的是,陸羽所撰的《茶經》之中,卻“唯獨漏掉了最能繼承他衣缽的雲南普洱茶”!

 

中國餅茶並非經由陸羽之手發明的。因為早在唐代之前,而且至少早在南北朝之前,甚至更還在兩晉之前,我國就有餅茶聞世。它恰恰就記載在陸羽的《茶經》上。其原文是這樣的:

《廣雅》雲:荊,巴間茶葉作餅,葉老,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薑,橘子筆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引自陸羽《茶經·七之事》

 

且看此文的記述中,既有餅茶的採制法,又有餅茶的飲啜法。而且就餅茶的採制法來說,其時至少已然有了兩種:一種是采來老葉做成的餅茶,一種是采來嫩葉做成的餅茶,兩者的制法則各各不同;這就是所謂“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至於葉嫩者呢,則其在餅成之後,當然就無須以米膏出之。


那麼,這個餅茶的採制法和飲啜法是何人記載下來的呢?

更重要的是,它是什麼年代記載下來的呢,

而且其所記載的則又是何地出產的餅茶呢?

 

先且從《廣雅》說起罷——
《廣雅》本是一部字書。而中國餅茶最早見之於歷史記載的,準確地說,最早見之于漢文的歷史記載的,就在這部字書上。《廣雅》的作者張揖。張揖,乃魏國清河(即今河北)人也。張揖曾任“明帝太和中博士”,而“太和”即魏明帝年號(227-233),當然乃屬三國時代無疑。這就是說,早在陸羽《茶經》問世的五百餘年之前,中國餅茶就已然見諸史籍。
    
再說《廣雅》記載的餅茶,原文說是出自“荊,巴間”,所謂“荊,巴間茶葉作餅”之說,就其所指的地域而言,不止是指現今的四川,湖北一帶,而且還指現今的雲南,貴州一帶。那麼,在上述四個地域之中,何處最有條件足以作為中國餅茶的濫觴之地呢?
    
依我拙見,中國餅茶的濫觴之地,理當就是雲南,特別是雲南境內的西雙版納並思茅一帶,只緣這裡乃是中國茶樹原生地的中心地帶之故也。 
 

這個推斷有無載諸史冊的史據呢?

歷史並未恩賜給我所謂載諸史冊的現成答案。只緣那時在雲南的茶樹王國境內,所有土著部族尚無自己的文字,他們當然無法作也所謂載諸史冊的文字記載。而漢族的王公大臣及其御用史官之輩,則又把那些土著部族視為可怖的蠻夷,當作征服而供其奴役與剝奪的物件,哪裡還會記載他們的什麼創造與發明,讚美他們的什麼智慧與文明呢。

即如後來到了唐代,由朝延派駐南詔古國的漢官樊綽,

他雖在他所編撰的《雲南志》(卷七)中說,

“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

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此言卻亦不足以為據也。
      
既然說是“散收無采造法”,

但接著卻又說是“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

這在事理上說得通麼?

 

試問,若是無有采茶法並制茶法,

那麼,銀生城界諸山之茶,

怎麼竟會採制出來而轉運行銷于蒙舍即今洱海地區一帶去的呢?

而且,那些“蒙舍蠻”所採用的吃茶之法,恰恰是餅茶的飲啜法,

並且恰恰跟上述《廣雅》所說的餅茶之飲啜法,兩者煞是相似呢:

一則說,“用椒,薑,橘子筆之”;

一則說,“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
    
且看一個是三國時代的餅茶飲啜法,

一個是唐代晚期的“蒙舍蠻”所用的無以名之的飲啜法,

兩者相隔達五百餘年之久,吃法竟是如出一轍的相似,

這個茶史之謎,試問,該是難解還是不難解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