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七萬茶廠不敵一個“立頓”,2008年底一則新華社報導給了傳統茶產業一記驚雷。中國作為茶葉的發源地,卻沒有在國際上叫得響的茶品牌。

  

目前,中國出口茶葉在國際市場上平均每公斤僅值2美元左右,平均茶價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蘭卡低六成多,甚至比肯亞的茶葉價格還要低20%。

  

難道這些都是品牌不響造成的嗎?

而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茶,為什麼沒有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品牌呢?探尋我國茶產業從源頭到通路、從行銷到創新的過程,或許可以找到我國茶產品“有名無姓”的根本病因。

  

中國茶業不敵外國一茶企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每年產茶120萬噸,僅有30萬噸出口,雖然產茶面積世界第一,但國際市場的影響力較弱。中國每年茶產業產值為300億元人民幣,而立頓茶葉年產值約23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中國茶產值的三分之二強。

  

令人迷惑的資料背後,已隱約可以嗅到茶市競爭的無序。茶葉這一傳統農產品,擁有廣泛的消費基礎。據統計資料,中國內地人均年茶葉消費0.36公斤,將這個資料乘以13億,意味著巨大的市場容量。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茶葉擁有龐大的消費基礎,但在中國,茶葉是一個典型的“慢銷”行業。其原因在於,一方面,中國茶葉的種類太多,每個種類都擁有龐大的子品類體系。這樣就造成了市場參與者眾多、絕大部分企業只能分取一小塊蛋糕的局面。

  

 “外來和尚”衝擊傳統

在老字型大小茶莊元長厚總經理盧勇看來,立頓的成功在於突破“慢銷”,全面打開了茶品的現代化通道。“中國茶,從來都是‘豎’著做,在杭州就做西湖龍井,在雲南就做普洱茶,在安溪就做鐵觀音,每個品種、每個品牌,從百十元到上萬元一斤的茶都有賣的,消費者不能區分這些品牌代表的到底是高端還是低端,更不用說品牌內涵了。而立頓則是‘橫’著做,把各個品種當成口味,且只瞄準消費者方便、快捷、經濟、衛生地喝杯茶的需求。明確細分市場和定位後,就有了明確的行銷行為,最終才有了明確的品牌。”

  

盧勇分析,中國茶葉的“慢銷”,並非茶葉的總體消耗小,而是老百姓日常消耗速度慢,普通家庭買一公斤茶要喝很長時間,對某個具體的企業而言,由於廠家缺乏成規模的消費人群,也就難以形成茶葉的規模化消耗量,從而出現茶企的“慢銷”現象。

  

每個行業都有一個結,這個結使它選擇這樣一種形態而不是另外一種形態,很多人嘲笑中國茶葉放棄N多現代時髦的管道不用,長期依賴專業的批發市場,其實這是對行業的誤解。因為天生“慢銷”的中國茶企與講究快捷方便的“立頓模式”根本就格格不入。

  

“中國茶葉的終端市場非常破碎,被區域消費習慣分割成很多小塊,通過某一個企業來構建遍佈全國的終端行銷網,這不是一般企業能完成的,只有極少數如天福集團等企業才具備一點雛形。走批發市場成本最低,時間也最短。”茶葉流通協會秘書長吳錫端說。“要改變茶葉的管道形態,就必須先打通茶葉終端消費市場支離破碎這一最大的結。”

  

市場化不佳難以成就名牌

“打造品牌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誰都看得見中國茶是優勢資源,但以為優勢資源整合就能創造名牌,那未免把問題看得太簡單了。”盧勇說。

“一個世界名牌產品、企業成長起來要靠長期的市場考驗,靠用戶的考驗,不能操之過急。盧勇說,他考察了100個世界名牌企業,發現其中有36%的企業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有28%的企業有80-100年的歷史,有25%的企業有50-80年的歷史,只有6%的企業創業史在50年以內。立頓茶光品牌就有100年以上的歷史。

  

但元長厚、吳裕泰、張一元等茶莊都已有了上百年的歷史,為什麼都沒像立頓一樣成為世界性的品牌呢?

有關人士指出,這和各自的國情有很大關係,英國市場化的開始時間很早並一直堅持了市場化道路,而我們的市場化直到1978年情況才有所轉變。但區區30年時間,顯然不足以彌補內地茶產業在國際化、戰略性眼光上的缺失。

  

我國茶企的生產模式不能很快與市場經濟接軌。一家一戶的生產模式,幾十年不變,難以形成生產規模,更無法形成品牌。“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小農經營與現代茶業的矛盾影響了我國茶葉全球化和產業化的進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