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安溪縣誌》記載,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鐵觀音(Ti Kwan Yin)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間發源于福建著名茶鄉安溪的西坪堯陽.在安溪乃至福建省內廣泛流傳著兩個美麗而神奇的傳說,講述著鐵觀音的由來.安溪鐵觀音起源有所爭議,一為王士讓,一為魏蔭,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一.“王士讓說”
相傳,安溪西坪堯陽南岩(今西坪鎮南岩村)有位仕人叫王士讓,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出生,雍正十年(1732年)中副車,乾隆十年(1745年)任湖廣(今湖北)黃州府蘄州通判,卒任上.王士讓平生喜歡收集奇花異草,曾築書房于南山之麓,名為“南軒”.

乾隆元年(1736年)春,王士讓告假回家,訪親問友,親朋們經常聚集于南軒.每於夕陽西墜,他總徘徊于南軒之旁.一日,王士讓見層石荒園間有株茶樹異於它種,遂移植在南軒之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壓枝繁殖.這株茶樹枝葉茂盛,圓葉紅心,采製成品後,烏潤肥壯,氣味超凡,泡飲之後,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1741年),

王士讓奉召赴京,在拜謁禮部侍郎方苞時,以此茶饋贈.方苞品其味非凡,遂轉獻內廷.乾隆飲後甚喜,召見王士讓垂問堯陽茶史.王士讓如實稟告此茶發現始末.乾隆細察、掂量此茶,認為此茶烏潤結實,沉重似“鐵”,味香形美,猶如“觀音”,便賜名為“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名之由來是從“觀音賜茶”和“皇帝賜名”等傳說中而得.它既與觀音菩薩結下不解之緣,又與乾隆皇帝搭上關係,一經問世就以其獨特的“觀音韻”和“蘭花香”的優異品質一炮打響,為廣大茶人所喜愛,聞名遐邇,譽滿天下.清末,臺灣著名歷史學家、詩人連橫在《劍花室詩集》中,曾以“茶”為題作詩二十二首,其之七為:
  

安溪競說鐵觀音,露葉疑傳紫竹林.
一種清芬忘不得,參禪同證木樨心.

一.“魏蔭說”
相傳,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後,西坪堯陽松林頭(今西坪鎮松岩村)的老茶農魏蔭(1702-1774年),勤於種茶,又信奉觀音,每日晨暮必在觀音像前敬奉清茶一杯,數十年不輟.有一天晚上,魏蔭在熟睡中夢見自己荷鋤出門,行至一溪澗邊,在石縫中發現一株茶樹,枝壯葉茂,芬芳誘人.魏蔭好生奇怪,正想探身採摘,突然傳來一陣狗吠聲,把一場好夢擾醒.

第二天清晨,魏蔭循夢中途徑尋覓,果然在觀音侖打石坑的石隙間,發現一株如夢中所見的茶樹.他細加觀察:茶樹葉形橢圓,葉肉肥厚,嫩芽紫紅,異於它種.他喜出望外,遂將茶樹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鐵鼎裡,悉心培育.茶樹經數年的壓枝繁殖,株株茁壯,葉葉油綠.於是魏蔭便適時採制,果然茶質特異,香韻非凡.他視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貴客嘉賓臨門,才取出沖泡品評.凡飲過此茶的人,均讚不絕口.

一天,有位塾師飲了此茶,便驚奇地問:“這是何好茶?”魏蔭就把夢中所遇和移植的經過詳告塾師,並說此茶是在岩石中發現,岩石威武勝似羅漢,移植後又種在鐵鼎中,想稱它為“鐵羅漢”.塾師聽後搖頭道:“有的羅漢猙獰可怖,好茶豈可俗稱.此茶乃觀音托夢所獲,還是稱‘鐵觀音’才雅!”

魏蔭聽後,連聲叫好.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鐵觀音的發源並非偶然,得益于安溪千百年茶史的豐厚積澱,得益于安溪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氣候土壤,更有當地王氏,魏氏及林氏等西坪望族等歷代種茶人反復篩選才培育出來的.

世代的積累才塑就了“稀世之寶 -- 鐵觀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